稿件来源:高途
| 词语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积累
词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早春二月来到昆明金殿风景名胜区,恨天高、童子面、十八学士、状元红等各色山茶花 ① 。它们漫过一个山坡,又涌上一个山头,再填满一道山谷。一阵风来,便激流般相互撞击,仿佛洪水寻找缺口。是否可以把这些跳动着的花朵誉为“花涛”呢?惊涛拍岸,卷起千堆万堆红红白白。
踩着一季花开的尾巴,惊雷炸响,提醒人们从看花的忙碌中转向采摘野生菌。一时间,野生菌的清香在人们的鼻息间 ② 。作为昆明人,谁的舌尖上,没有缭绕过菌子火锅的香氛热雾呢?一口古朴的石锅,是菌子家族大团圆的宝地,汇聚其中的,少不了青头菌、白风菌、鸡油菌、谷熟菌、松茸、鸡枞、见手青等云南的代表性菌种,满满地沸扬着整个菌季的问候和邀约。
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菌批发零售地。这个中心 ③ ,热气腾腾的景象至少要延续三四个月。单为一嗅那里诱人的来自大森林的芬芳,我每年都要光顾几次。山野的呼吸在大都市里触手可感、自在收放,在全国,昆明也许可称唯一。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①竞相开放(争奇斗艳) ②挥之不去 ③人头攒动(人山人海)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处,根据后文对各色山茶花开放的状态描述可知,此处应该描述它们热烈开放,竞相展现自己的姿态,可用“竞相开放”或 “争奇斗艳”。竞相开放:一般用于形容植物的花开放的过程,一朵朵,一簇簇,抢着绽放自己的景象。争奇斗艳:竞相展示形貌、色彩的奇异、艳丽,以比高下。
②处,语境形容野生菌的清香一直在人们鼻息间充满、回环,可用“挥之不去”。挥之不去:某些记忆或印象印在脑海里,怎么挥也挥不掉。
③处,前文说这是“全国最大的野生菌批发零售地”,后文说“热气腾腾的景象至少要延续三四个月”,可见这个中心人很多,很热闹,可用“人头攒动”或“人山人海”。人头攒动:形容人很多,拥挤着移动。一般用于形容某些地方人口密度较大。人山人海: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下列各句中的“缺口”一词,和文中“仿佛洪水寻找缺口”中的“缺口”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我们要充分挖掘潜力,克服物资器材供应缺口较大的困难,实现当年投产。
","中国革命的胜利,可以说是在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上打开了一个大的缺口。
","谁知防洪堤修着修着,到了他们厂外就停工了,留下一个约100米的缺口。
","这篇文章还有一些缺口,我需要下大气力进一步补充论据和例证来完善。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文中的“缺口”指空隙、缝隙。
A.“缺口”是指短缺。
B.“缺口”是指突破口。
C.“缺口”是指空隙、缝隙。
D.“缺口”指不足、缺陷。
故选C。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它们漫过一个山坡,又涌上一个山头,再填满一道山谷”,很有表现力,请简要赏析。
①运用“漫过、涌上、填满”三个动词,赋予山茶花动作、行为,动感十足,画面感强;用“又”“再”强化其有条不紊、依次呈现的特征。
②用“一个山坡”“一个山头”“一道山谷”三个相同结构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式整齐,朗朗上口。
③从山坡到山头再到山谷构成逻辑关系,层层递进。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运用“漫过”“涌上”“填满”这些原本是用来描述具有主动性的事物的动作,赋予山茶花动作和行为,仿佛山茶花有了生命和自主行为能力,动感十足,画面感强;用“又”“再”强化山茶花开放有条不紊、依次呈现,展现出山茶花数量之多、分布之广的特征,生动形象。
②用“一个山坡”“一个山头”“一道山谷”三个相同结构的句子构成排比,句式整齐,描写出山茶花依次经过 “山坡”“山头”“山谷”这些不同的空间位置,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延伸感,增强语势,且朗朗上口。
③从山坡到山头再到山谷构成逻辑关系,让读者能清晰地想象出山茶花如潮水般不断蔓延、铺展的壮观景象,层层递进,增强了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读者对山茶花绽放的繁茂场景印象深刻。
| 词语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