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 思想情感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古诗文阅读
诗歌鉴赏
思想情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枕上作①
陆 游
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
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
郑虔②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
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③著句写清愁。
【注】①这首诗写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此时陆游被罢官回山阴家居十几年,已是七十六岁的高龄。②郑虔:唐代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书画诗曾被唐玄宗赞为三绝;但晚年生活贫困而嗜酒。③吴笺:吴地所产的一种用于书写的小幅纸张。
下列对诗歌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首联承题,诗人卧于舟中,想起和他意气相投的朋辈凋零殆尽,自己风烛残年,不禁满腔悲愤。
","“孤枕梦”之“孤”,既是诗人现实人生的写照,又恰与上联之“死尽”二字相对,照应极严。
","颔联虚写梦境,以景衬情,以诗人梦中秋风秋雨的悲凉之声衬托作者万里关河的宏大报国志向。
","“自笑”和“何妨”是句中的诗眼,诗人活用郑虔、李广典故,以呈现自我内心的坦然与欣慰。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的能力。
C.“以诗人梦中秋风秋雨的悲凉之声”错误。秋风秋雨并非梦境,而是诗人在舟中听到的。
故选C。
这首诗尾联“犹有少年风味在,吴笺著句写清愁”中的“清愁”贯穿全诗,请结合全诗赏析其丰富的意蕴。
①个人境遇之愁:诗人白发萧萧,旧友离世,孤枕成梦,有年华老去、孤独寂寥之愁。
②家国之愁:梦中“万里关河”,醒来却风雨飘摇,表现对国事的担忧。
③壮志难酬之愁:五六句,借郑虔、李广两人事迹表现自己怀才不遇、不受重用的无奈。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中作者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诗中“萧萧白发卧扁舟,死尽中朝旧辈流”,诗人以“萧萧白发”描绘自己年老之态,独自卧于扁舟,曾经的旧友都已离世,流露出一种孤独寂寥之感。人至暮年,朋友渐少,自己也白发苍苍,此为年华老去之愁。“万里关河孤枕梦”,孤枕入梦,更显孤独,暗示了诗人在个人生活中的孤独处境。
②“万里关河孤枕梦,五更风雨四山秋”,梦中有万里关河,醒来却面对五更的风雨和萧索的秋景。这里的“万里关河”可理解为对国家山河的牵挂,而风雨秋景则增添了凄凉之感。此时诗人已被罢官家居十几年,虽处江湖之远,却心系国家。风雨飘摇的景象象征着国家局势的不稳定,表现出诗人对国事的担忧,此乃家国之愁。
③“郑虔自笑穷耽酒,李广何妨老不侯”,诗人借郑虔和李广的事迹自比。郑虔虽有才华却晚年贫困嗜酒,李广战功赫赫却到老也未能封侯。诗人陆游一生致力于报国,却屡遭罢官,怀才不遇,不受重用。他以这两人自况,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无奈,此为壮志难酬之愁。
| 思想情感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