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情感题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 思想情感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古诗文阅读

诗歌鉴赏

思想情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水槛遣心二首(其二)$^①$

杜 甫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注】①杜甫在上元元年(760)修建浣花草堂的同时,修建了供观赏垂钓的水槛。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诗歌首联以“江槛”点题,并以“夜雨”与“朝晴”的对比,突出了明朗天气的可爱。

","

颔联由景及人,上句侧重写景,下句重在抒写感受,结构上自然过渡到诗歌后半部分。

","

颈联以“何得”与“不堪”表示程度之深,强调诗人如今老迈多病的状况,语气强烈。

","

诗人斟酒慢饮,寄情于酒,所抒发的情感与前两联所写的清润之景和干爽之感相契合。

"]
[["D"]]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所抒发的情感与前两联所写的清润之景和干爽之感相契合”错误,前两联通过描绘绮丽的蜀地风光和娴雅的草堂环境,表现了作者远离尘世喧嚣的闲适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而诗歌结尾语意沉重,诗人倒酒而饮,借此消遣余生,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和郁郁不得志,而又感慨自己老迈无力去改变现世,充满着消沉的情绪。

故选D。

题目虽曰“遣心”,但其实诗人仅得“一时的陶醉与安闲”。请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此评价的理解。

[["

①陶醉与安闲:首联“常”“已”在时间频度上形成对比,“朝晴”写出了意外之喜;颔联分别从视觉与触觉方面传达出诗人身心的舒适愉悦。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诗歌后两联写诗人老病体衰,看透浮名,酒送残生,诗人忠君报国的理想破灭。③诗人表面上“遣心”,但忠君报国之志很难让诗人长久保持闲适的心境,片刻的陶醉安闲无法掩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①陶醉与安闲:首联“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描绘了四川一带夜里常常多雨的天气,等到第二天就看到天色已经开始放晴,夜里的降雨和天明后的放晴构成了对比,“常”“已”在时间频度上形成对比,烘托出晴朗天气的可贵,由此引出下文;颔联“叶润林塘密”,为视觉描写,表现出诗人生活环境的清幽和静谧;“衣干枕席清”为触觉,显示出夜雨的绵长细密,也显示出诗人住所的简陋。杜甫在浣花草堂生活,远离官场,此时身心愉悦。

②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这两句中,诗人描写了自己年老多病的现状,表达了他厌倦浮名的心情。“不堪”说明诗人老迈之甚,“何得”说明他对浮名厌倦之深,语气强烈,感情激荡。尾联抒发了诗人对现实的种种不满和郁郁不得志,而又感慨自己老迈无力去改变现世,忠君报国的理想破灭,无奈饮酒来得以消遣。

③本诗标题中“遣心”二字,只是表面上“遣心”,看似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远离喧嚣的舒适之心,实则蕴含着作者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感慨和无奈之情,忠君报国之志不能实现,诗人仅得“一时的陶醉与安闲”,片刻的陶醉安闲无法掩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

| 思想情感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