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 思想情感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古诗文阅读
诗歌鉴赏
思想情感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满江红·题南京夷山驿
王清惠
太液芙蓉,浑不似、旧时颜色。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名播兰馨妃后里,晕潮莲脸君王侧。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
龙虎散,风云灭。千古恨,凭谁说。对山河百二,泪盈襟血。客馆夜惊尘土梦,宫车晓碾关山月。问嫦娥、于我肯从容,同圆缺?
【注】王清惠,南宋末年宫廷女官(昭仪)。此词作于她随三宫被俘北上途中。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词作以比兴开篇,即景生情,见眼前荷花凋零而触发对“旧时”生活的追忆感慨。
","“客馆”两句写北上艰辛,与“玉楼金阙”生活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忧怨之情。
","月虽有圆缺但却是常态,词人见月而生感悟,即景设问,突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作者把自身处境置于家国兴亡背景之下,写自己遭遇婉转低回,叙国事慷慨激昂。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即景生情,见眼前荷花凋零”错误。词作以比兴开篇,以芙蓉自喻,不是写眼前景。
故选A。
请结合全词分析“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的妙处。
①这两句写元军攻势迅捷且来势汹汹,深刻揭示了南宋朝廷不思抵抗,元兵到来才如梦初醒却又无可奈何的惨痛历史教训:②与上文追忆内容形成突转(陡转/对比/反差),突出作者感情上的巨变:③为下阕点明宋室灭亡,抒发心中无限的悲痛做了铺垫(承上启下)。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鼙鼓”军中所击之鼓,借指军事行动。“接天来”,写出了元兵的汹涌气势。“繁华歇”,不仅指繁华生活的结束,也指一个时代和国家的结束。而“忽一声”,指突如其来。所以这两句写出了南宋王朝在元军震天的进军战鼓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统治,往日的繁盛随之消散,这个“忽”字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内容和惨痛的历史教训。
上阕中,“曾记得”引起对旧时的回忆,自己以前生活在玉楼金阙的皇宫之中,容貌出众美名远播,承受恩宠。而当自己还沉浸在豪华旖旎的皇宫风光之中时,忽然传来了接天鼙鼓,元军兵临城下,惊醒了自己的美梦,所以这一句写出了词人从天堂跌落到地狱的历史巨变,心灵上、感情上都受到极大的创伤,并且将这种感受写得深切真实。
上阕起首两句描述了经过一场巨大的变故后,南宋宫廷破损,嫔妃憔悴,完全不是以前的模样了,而“忽一声、鼙鼓揭天来,繁华歇”这句则写出了忽然一声惊天动地的鼙鼓,宫廷的繁华烟消云散,所以“忽一声”照应了这首词的开头,是开头所描写景象的原因。也是过渡句,为下阕点明宋室灭亡,抒发心中无限的悲痛做了铺垫。
| 思想情感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