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二节 城镇化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二节 城镇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二节 城镇化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前,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为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江苏省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

 

说明1949—1978年和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水平的主要特点。

[["

1949—1978年城镇化发展缓慢(有下降、停滞),城镇化水平低;改革开放以后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水平较高。

"]]

由图1可以看出,1949-1978年江苏省城市化水平在15%左右波动,城市化水平较低,在60、70年代甚至出现倒退,说明改革开放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缓慢,有下降和停滞。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水平从1978年的约15%上升到2006年的50%以上,说明城市化发展迅速,目前城市化水平较高。

说明江苏省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

[["

环境污染加剧,如空气质量下降、水质下降、噪声污染严重等;土地(耕地)资源锐减;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

"]]

城镇化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等方面分析。随着城市化发展,工业发展加快,污染随之增加,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比较严重,人口向城市聚集,交通问题严重,居住条件差,城市规模扩大,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质量下降等。

简述江苏省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为减轻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

[["

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

减轻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主要从合理规划、建设卫星城、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等方面分析。从规划、环保的角度分析,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合理布局污染较重的企业,加强城市的科学合理规划;减少废气排放,要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城市各类活动对环境的污染;分散城市职能,建立卫星城市,开发新区;加强对城市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从源头上减轻城市环境问题等。

高中 | 第二节 城镇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全球城市建成区面积将大幅度增加,城市用地面积的大幅度扩张以及人口大量涌入促进了超大城市的形成。图示意纽约、东京、孟买、天津不同阶段城市用地面积扩张率与人口增长率比值。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乡融合发展是指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县城及小镇起着关键作用。下图示意城乡融合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农村空心化是由于农村人口非农化引起的“人走屋空”,以及宅基地普遍“建新不拆旧”,新建住宅逐渐向外围扩展的一种“外扩内空”的不良演化过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为破解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日益严峻的空心村问题,深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提供了重要思路。下图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空心村整治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10年我国某超大城市有常住人口1512万,2020年达2094万。据专家预测,到2035年该市常住人口不会超过2300万。下表示意2010—2020年该市三个圈层常住人口比重(%)的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监测和分析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不仅能了解城市化进程,而且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1990-2020年大湾区部分城市不透水面与绿地(林地与草地)空间比例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