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三节 人口容量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第一章 人口
第三节 人口容量
占里侗寨(如下图)是黔东南的一个自然村落,位于海拔300多米的河谷,生育习俗独特,人口数量长期保持在700人左右。清代中叶,由于人口增多出现了人均耕地减少、森林砍伐剧增、族人械斗事件时常发生等一系列问题,占里侗寨立下严格的寨规:人口总数不能超过700人。从此,占里侗寨的人口数量得到控制,社会治安良好,寨规也沿袭至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影响占里侗寨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降水
","地形
","气温
","植被
"]材料信息表明,寨内多为依山靠河、就势而建的吊脚楼,寨内多山地,人口主要分布地形条件相对较优的适宜耕作的土地附近,因此影响占里侗寨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B符合题意;寨内降水、气温、植被差别不大,对人口分布影响相对较小,排除ACD。故选B。
导致占里侗寨村民自发控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资源环境承载力低
","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人口自然增长过快
","迁入大量外来人口
"]材料信息表明,占里侗寨黔东南,贵州东南地形崎岖,耕地资源比较紧缺,导致环境承载力较低,如果人口过多,就会导致人地关系紧张,破坏当地环境,引发生存环境恶化,因此占里侗寨自发控制人口增长,A符合题意;由于合理地控制人口,该地人均耕地面积并不太低,生活水平甚至高于周边许多地区,因此当地经济发展并不落后,当地为了保持较好的经济发展而自发控制人口,排除B;当地为了协调人地关系,通过自发控制手段使得当地人口自然增长并不快,人口数量长期维持在700人左右,排除C;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较低,无法容纳大量外来人口,没有大量外来人口迁入现象,并不是大量外来人口迁入导致当地自发控制人口增长,排除D。故选A。
清代中叶,占里侗寨( )
人口维持在700人以内
","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资源环境承载力曾降低
","人口合理容量增加
"]题意表明,清代中叶,由于人口增多出现了人均耕地减少、森林砍伐剧增、族人械斗事件时常发生等一系列问题,表明此时期占里侗寨人口数量曾经明显增加,人口突破了长期保持的700人,后因族人冲突及寨规要求人口应所有下降,A、B错误;材料信息表明,此时期由于人口曾经明显增加而导致生态破坏严重,因此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曾降低,C符合题意;当时生产力水平较低且没有明显提升,因此人口合理容量增加的可能性不大,排除D。故选C。
高中 | 第三节 人口容量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