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马孙河(下图)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近年来,该河流入海口河段盐度呈升高趋势。
有学者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亚马孙河入海口河段盐度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观点做出合理的解释;再提出可能影响河口盐度的2个因素,并分别解释其与河口盐度的关系。
亚马孙河口地势低平,外宽内窄,呈喇叭状,潮汐、洋流、波浪等海水运动导致海水倒灌;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受地形影响,海水倒灌明显,河口盐度升高。
示例一:上游大坝数量。解释:上游水利工程建设,使得流域内蓄水量增多,入海径流量减少,河口盐度上升。
示例二:上游引水灌溉量(或流域灌渠数量)。解释:上游耕地面积增加,使得人类引水量增加,入海径流量减少,河口盐度上升。
示例三:流域植被面积。解释:流域内植被恢复,使得河口以上河段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提升,下渗量增多,使入海径流减少,河口盐度上升。
示例四:信风强度。解释:信风强度的变化会影响近岸海水向河口的动力输送,信风加强,携带大量海水涌入河口,咸水入侵河口,造成盐度上升。
示例五:流域降水量。解释:流域降水量减少,使得入海径流减少,河口盐度上升。
"]]对“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亚马孙河入海口盐度升高”的解释: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水热膨胀,海平面上升;亚马孙河入海口地势低平,河口呈喇叭状(外宽内窄),海平面上升后,海水向陆地推进的动力增强,更容易倒灌进入河口区域,使河口处盐度升高;同时,喇叭状河口形态也导致潮汐、洋流、波浪等海水运动易向内陆推进,进一步推高了河口盐度。
可能影响河口盐度的其他因素及关系:
1.上游大坝数量。机制:大坝拦截河流径流,导致水库蓄水量增加,下游(尤其是河口段)的淡水补给减少。淡水流量降低后,海水更容易倒灌,稀释作用减弱,盐度升高。影响:大坝越多,蓄水能力越强,入海径流减少越显著,盐度上升趋势越明显。
2.上游引水灌溉量(或流域灌渠数量)。机制:农业灌溉或城市用水直接从河流取水,导致入海径流量减少。淡水输入不足时,河口区域盐分无法被充分稀释,盐度升高。影响: 灌溉需求越大(如干旱地区或农业扩张),引水量越多,盐度上升越显著。
3.流域植被面积。机制:植被(如森林)通过根系和枯落层增强下渗,延缓地表径流汇入河流的速度。若植被恢复(如植树造林),更多水分被涵养或蒸发,实际入海径流量减少,盐度升高。反之,植被破坏(如砍伐)可能导致短期径流增加(暴雨时冲刷),但长期因水源涵养能力下降,枯水期径流减少,盐度仍可能上升。影响:植被覆盖率与河口盐度呈负相关。
4.信风强度。机制:亚马孙河口的东南信风驱动表层海水向河口方向流动,形成向岸流。风力增强会加大海水入侵力度,咸水楔(盐水楔)向河流上游推进更远,盐度升高。风力减弱则可能促进淡水外排,盐度降低。影响:季节性或年际信风变化(如厄尔尼诺现象导致信风减弱)会显著影响盐度波动。
5.流域降水量。机制:降水直接补给河流,降水量增加会提升径流量,增强淡水对盐水的稀释作用,盐度降低。降水量减少(如干旱)导致径流不足,海水倒灌加剧,盐度升高。影响:降水与盐度呈负相关。
高中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