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 配合物理论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修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配合物理论
聚合氯化铁$\rm (PFC)$是近年发展的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属无毒净水剂。
Ⅰ.$\rm PFC$通过$\rm FeCl_{3}$部分水解得到,$\rm PFC$通式为${\rm [Fe_{2}(OH)}_{n}{\rm Cl}_{6-n} ]_{m} (n\lt 6)$。
铁原子的核外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铁原子核外原子轨道共有 个空间伸展方向。
;$\\rm 9$
铁原子的核外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
$\rm S$轨道有一个伸展方向,$\rm p$轨道有$\rm 3$个伸展方向,$\rm d$轨道有$\rm 5$个伸展方向,铁原子核外原子轨道空间伸展方向共有:$\rm 1+3+5=9$。
实验室用$\rm FeCl_{3}$溶液制$\rm Fe(OH)_{3}$胶体,关于$\rm Fe(OH)_{3}$胶体说法错误的是$(\quad\ \ \ \ )$。
可以通过是否产生丁达尔现象判断胶体是否生成
","向$\\rm Fe(OH)_{3}$胶体中逐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最终无红褐色沉淀
","电泳实验中$\\rm Fe(OH)_{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
","$\\rm Fe(OH)_{3}$胶体带电荷与胶体粒子的比表面积大有关
"]$\rm A\rm $.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可以通过是否产生丁达尔现象判断胶体是否生成,$\rm A$正确;
$\rm B\rm $.$\rm Fe(OH)_{3}$与硫酸反应最终得到硫酸铁溶液,向$\rm Fe(OH)_{3}$胶体中逐滴加稀硫酸至过量,最终无红褐色沉淀,$\rm B$正确;
$\rm C\rm $.$\rm Fe(OH)_{3}$胶体粒子带正电荷,电泳实验中$\rm Fe(OH)_{3}$胶体粒子向阴极移动,$\rm C$正确;
$\rm D\rm $.$\rm Fe(OH)_{3}$胶体不带电荷,胶体粒子带电荷,$\rm D$错误;
答案选$\rm D$。
工业盐酸呈黄色,一般认为是$\rm Fe^{3+}$导致,通过合适的试剂,证实工业盐酸中不存在$\rm Fe^{3+}$,以下试剂选择不合理的是$(\quad\ \ \ \ )$。
苯酚溶液
","$\\rm KSCN$溶液
","$\\rm NaOH$溶液
","铁粉
"]$\rm A$.$\rm Fe^{3+}$遇苯酚显紫色,可以用苯酚溶液检验$\rm Fe^{3+}$的存在,$\rm A$合理;
$\rm B$.$\rm Fe^{3+}$遇$\rm KSCN$溶液变红色,可以用$\rm KSCN$溶液检验$\rm Fe^{3+}$的存在,$\rm B$合理;
$\rm C$.盐酸中少量的$\rm Fe^{3+}$,用$\rm NaOH$溶液不能检验,$\rm NaOH$先与盐酸发生酸碱中和,$\rm C$不合理;
$\rm D$.铁粉与盐酸和$\rm FeCl_{3}$都反应,不能用$\rm Fe$来检验$\rm Fe^{3+}$,$\rm D$不合理;
答案选$\rm CD$。
研究证实工业盐酸呈现黄色是配离子$\rm [FeCl_{4}]^-$的颜色。关于$\rm [FeCl_{4}]^-$的说法正确的是$(\quad\ \ \ \ )$。
中心离子$\\rm Fe^{3+}$提供孤电子对
","$\\rm Cl$⁻提供空轨道
","配位体为$\\rm Cl^- $
","配离子$\\rm [FeCl_{4}]^-$在溶液中能完全电离出$\\rm Cl^- $
"]对于配离子$\rm [FeCl_{4}]^- $的判断:
$\rm A$.中心离子$\rm Fe^{3+}$提供空轨道,$\rm Cl^{-}$提供孤电子对,$\rm A$错误;
$\rm B$.中心离子$\rm Fe^{3+}$提供空轨道,$\rm Cl^{-}$提供孤电子对,$\rm B$错误;
$\rm C$.中心离子为$\rm Fe^{3+}$,$\rm Cl^- $为配位体,$\rm C$正确;
$\rm D$.配离子$\rm [FeCl_{4}]^- $是内界,在溶液中不能电离出$\rm Cl^- $,$\rm D$错误;
答案选$\rm C$。
Ⅱ.$\rm FeCl_{3}$溶液中的${\rm [Fe(H_{2}O)}_{n}]^{3+}$呈淡紫色,$\rm FeCl_{3}$溶液呈棕黄色是$\rm Fe^{3+}$部分水解生成的离子$\rm [Fe(OH)(H_{2}O)_{5}]^{2+}$导致。小嘉向$\rm 3$支均装有$\rm 5\;\rm mL\;\rm 0.1\;\rm mol·L^{-1}\;FeCl_{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等体积的$\rm HCl$溶液、水和$\rm NaCl$溶液。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现象:$\rm A$试管黄色明显加深,$\rm B$、$\rm C$试管中黄色稍变浅。
提示:配离子$\rm [FeCl_{4}]^- $显黄色。
对以上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quad\ \ \ \ )$。
$\\rm A$试管中$c\\rm (H^{+})$增大,促进$\\rm [Fe(OH)(H_{2}O)_{5}]^{2+}$的生成
","$\\rm A$试管中存在${\\rm [Fe(H_{2}O)}_{n}]^{3+} +{\\rm 4Cl^- ⇌[FeCl_{4}]^- }+ n\\rm H_{2}O$的平衡正向移动
","$\\rm B$、$\\rm C$试管中颜色变浅的原因可能是$\\rm [Fe(OH)(H_{2}O)_{5}]^{2+}$物质的量减小
","由实验推测$\\rm [Fe(OH)(H_{2}O)_{5}]^{2+}$能直接转化为$\\rm [FeCl_{4}]^- $
"]$\rm A$.$\rm A$试管中$c\rm (H^{+})$增大,抑制$\rm Fe^{3+}$水解生成$\rm [Fe(OH)(H_{2}O)_{5}]^{2+}$,$\rm A$错误;
$\rm B$.$\rm A$试管中加入盐酸,黄色加深,存在${\rm [Fe(H_{2}O)}_{n}]^{3+} +{\rm 4Cl^- ⇌[FeCl_{4}]^- }+ n\rm H_{2}O$的平衡正向移动,$\rm B$正确;
$\rm C$.$\rm B$、$\rm C$试管中颜色变浅的原因可能是$\rm [Fe(OH)(H_{2}O)_{5}]^{2+}$物质的量浓度减小,物质的量是增加,$\rm C$错误;
$\rm D$.根据试管$\rm C$中现象黄色变浅可知,$\rm [Fe(OH)(H_{2}O)_{5}]^{2+}$不能直接转化为$\rm [FeCl_{4}]^- $,$\rm D$错误;
答案选$\rm B$。
Ⅲ.工业上利用强酸使钢铁表面性质得到改善后,排出酸洗废液。酸洗废液用于制备聚合氯化铁,过程如下:
利用氯酸钠的氧化性
$\rm 6FeCl_{2 }+\rm NaClO_{3}\rm +\rm 6HCl\rm =(\quad\ \ \ \ )$ ①
氧化后的$\rm Fe^{3+}$能够自发水解
${\rm 2FeCl_{3}\rm} +n{\rm H_{2}O⇌Fe_{2}(OH)}_{n}{\rm Cl}_{6-n }+ n\rm HCl$ ②
聚合生成$\rm PFC$
$m{\rm Fe_{2}(OH)}_{n}{\rm Cl}_{6-n} ={\rm [Fe_{2}(OH)}_{n}{\rm Cl}_{6-n}]_{m }$③
完成反应①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
$\rm 6FeCl_{2}+ NaClO_{3}+ 6HCl =$ $\rm + 3H_{2}O+$
$\\rm 6FeCl_{2}\\rm +\\rm NaClO_{3}\\rm +\\rm 6HCl\\rm =6FeCl_{3}+\\rm 3H_{2}O+\\rm NaCl$
"]]$\rm FeCl_{2}$与$\rm NaClO_{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的量之比为$\rm 6: 1$,$\rm FeCl_{2}$被氧化为$\rm FeCl_{3}$,化合价升高$\rm 1$,则$\rm NaClO_{3}$被还原为$\rm NaCl$,化合价降低$\rm 6$,配平后的方程式为:$\rm 6FeCl_{2}\rm +\rm NaClO_{3}\rm +\rm 6HCl\rm =6FeCl_{3}+\rm 3H_{2}O+\rm NaCl$。
取$\rm 100\;\rm mL$酸洗废液于$\rm 250\;\rm mL$烧杯中,将烧杯放置于磁力加热搅拌器上,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浓盐酸,再加入$\rm 4.3\;\rm g$的$\rm NaClO_{3}$,反应时间$\rm 40\;\rm min$,测定产物$\rm PFC$的产率,结果如下:
分析以上盐酸的量对$\rm PFC$产率产生影响的原因 。
当盐酸加入量小于$\\rm 8\\;\\rm mL$之前,$\\rm H^{+}$浓度增加,$\\rm NaClO_{3}$氧化性增强,反应①速率增大,$\\rm PFC$的产率提高。当盐酸加入量大于$\\rm 8\\;\\rm mL$之后,$\\rm H^{+}$浓度过高,抑制了$\\rm Fe^{3+}$的水解和聚合,使得$\\rm PFC$产率降低
"]]由图可知,当盐酸加入量小于$\rm 8\;\rm mL$之前,$\rm H^{+}$浓度增加,$\rm NaClO_{3}$氧化性增强,反应①速率增大,$\rm PFC$的产率提高。当盐酸加入量大于$\rm 8\;\rm mL$之后,$\rm H^{+}$浓度过高,抑制了$\rm Fe^{3+}$的水解和聚合,使得$\rm PFC$产率降低。
Ⅳ.实验小组对酸洗废液中游离酸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如下:
准确量取$\rm 10\;\rm mL$的废液于$\rm 500\;\rm mL$容量瓶中定容,取$\rm 20.00\;\rm mL$待测液分别加入足量$\rm KF$溶液$\rm 10\;\rm mL$,加入指示剂试液,用浓度为$\rm 0.1000\;\rm mol·L^{-1}\;\rm 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rm NaOH$溶液体积为$\rm 10.00\;\rm mL$。
已知:氟离子能与一些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无色配合物。
以上指示剂选择正确的是$(\quad\ \ \ \ )$。
酚酞试液$\\rm 2\\sim \\rm 3$滴
","酚酞试液$\\rm 2\\sim \\rm 3\\;\\rm mL$
","甲基橙试液$\\rm 2\\sim \\rm 3$滴
","甲基橙试液$\\rm 2\\sim \\rm 3\\;\\rm mL$
"]酸洗废液中存在$\rm Fe^{2+}$、$\rm Fe^{3+}$和$\rm H^{+}$等,加入足量的$\rm KF$,使$\rm Fe^{2+}$、$\rm Fe^{3+}$形成稳定的无色配合物,防止与$\rm NaOH$反应影响测定结果;
指示剂不能用甲基橙,甲基橙的变色范围在酸性范围内,且变色为黄色,而$\rm Fe^{3+}$也是黄色的,会造成干扰,指示剂应该选用酚酞,加入试剂$\rm 2-3$滴即可,答案选$\rm A$。
$\rm KF$溶液的作用是 。
与溶液中金属离子如$\\rm Fe^{3+} $、$\\rm Fe^{2+}$结合成更稳定的氟化物,防止对$\\rm NaOH$溶液的消耗造成影响
"]]$\rm KF$溶液的作用是:与溶液中金属离子如$\rm Fe^{3+} $、$\rm Fe^{2+}$结合成更稳定的氟化物,防止对$\rm NaOH$溶液的消耗造成影响。
用一个事实说明$\rm F$和$\rm O$的电负性大小 。
$\\rm HF$稳定性强于$\\rm H_{2}O$ 或者 $\\rm 2F_{2}+2H_{2}O=4HF+O_{2}$ 或者 $\\rm H_{2}$与$\\rm F_{2}$黑暗中发生爆炸反应,$\\rm H_{2}$与$\\rm O_{2}$反应需要点燃
"]]非金属性越强,电负性越大, $\rm HF$稳定性强于$\rm H_{2}O$ 或者 $\rm 2F_{2}+2H_{2}O=4HF+O_{2}$ 或者 $\rm H_{2}$与$\rm F_{2}$黑暗中发生爆炸反应,$\rm H_{2}$与$\rm O_{2}$反应需要点燃,都能说明非金属性$\rm F$大于$\rm O$,电负性$\rm F$大于$\rm O$。
计算酸洗废液中游离酸含量 $\rm ($即$\rm H^{+}$的物质的量浓度$\rm )$。$\rm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两位小数。$\rm )$
$\\rm 2.50\\;\\rm mol·L^{-1}$
"]]根据$\rm H^{+}+OH^{-}=H_{2}O$,$n{\rm (H^{+})}=n\rm (OH^{-})=0.1000\;\rm mol/L\times 10.00\times 10^{-3}\;\rm L\times \dfrac{500\text{ ml}}{20.00\text{ ml}}\rm =0.025\;\rm mol$,$ c\rm (H^{+})=\dfrac{0.025\;\rm \text{mol}}{10\times {{10}^{-3}}\text{ L}}\rm =2.50\;\rm mol/L$。
| 配合物理论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