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 配合物理论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修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配合物理论
向少量$\rm AgN{{O}_{3}}$溶液中依次加入足量下表中的试剂,观察现象并记录如下:
![]() | 试剂 | ||||||
①$\rm NaCl$溶液 | ②氨水 | ③$\rm NaBr$溶液 | ④$\rm N{{a}_{2}}{{S}_{2}}{{O}_{3}}$溶液 | ⑤$\rm KI$溶液 | ⑥$\rm N{{a}_{2}}S$溶液 | ⑦浓硝酸 | |
白色沉淀 | 澄清溶液 | 浅黄色沉淀 | 澄清溶液 | 黄色沉淀 | 黑色沉淀 | 澄清溶液 |
已知:$\rm A{{g}^{+}}$与$\rm {{S}_{2}}O_{3}^{2-}$形成$\rm {{\left[ Ag{{({{S}_{2}}{{O}_{3}})}_{2}} \right]}^{3-}}$。依据现象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 (\qquad)$
②中加氨水后发生反应:$\\rm AgCl+2N{{H}_{3}}\\cdot {{H}_{2}}O={{\\left[ Ag{{(N{{H}_{3}})}_{2}} \\right]}^{+}}+C{{l}^{-}}+2{{H}_{2}}O$
","同温度下,溶度积${{K}_{\\rm sp}}$大小关系:$\\rm AgCl\\gt AgBr\\gt AgI$
","与$\\rm A{{g}^{+}}$配位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rm {{S}_{2}}O_{3}^{2-}$、$\\rm N{{H}_{3}}$
","上述实验转化过程中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rm A$.②中加氨水后氯化银沉淀溶解,生成$\rm 1\ {mol}\ \left[{Ag}\left({NH}_{3}\right)_{2}\right]^{+}$,发生反应:$\rm AgCl+2N{{H}_{3}}\cdot {{H}_{2}}O={{\left[ Ag{{(N{{H}_{3}})}_{2}} \right]}^{+}}+C{{l}^{-}}+2{{H}_{2}}O$,$\rm A$正确。
$\rm B$.沉淀向着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容易实现,根据实验中沉淀的转化过程,可知同温度下,溶度积$K_{\rm sp}$大小关系:$\rm AgCl\gt AgBr\gt AgI$,$\rm B$正确。
$\rm C$.$\rm Br^{-}$可与$\rm 1\ {mol}\ \left[{Ag}\left({NH}_{3}\right)_{2}\right]^{+}$反应生成$\rm AgBr$沉淀,沉淀又可溶于$\rm N{{a}_{2}}{{S}_{2}}{{O}_{3}}$溶液,说明与配位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rm {{S}_{2}}O_{3}^{2-}$、$\rm N{{H}_{3}}$,$\rm C$正确。
$\rm D$.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沉淀溶于浓硝酸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rm D$错误。
故选:$\rm D$
| 配合物理论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