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提出“萨顿假说”。雄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rm 2N=23$条,雌蝗虫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rm 2N=24$条,这是因为蝗虫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rm XO$型,$\rm O$代表缺少一条性染色体。控制蝗虫体色褐色($\rm A$)和黑色($\rm a$)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控制其复眼正常($\rm B$)和异常($\rm b$)的基因位于$\rm X$染色体上,且基因$\rm b$会导致精子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rm (\qquad)$
蝗虫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
","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杂合复眼正常雌蝗虫和复眼异常雄蝗虫交配,后代中出现复眼正常蝗虫的概率为$\\rm \\dfrac12$
","基因型为$\\rm AAX^{B}X^{B}$和$\\rm aaX^{b}O$的个体交配,后代雌性个体都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
"]题意分析,雄性蝗虫染色体组成为$\rm 22+XO$,雌性蝗虫染色体组成为$\rm 22+XX$.控制复眼正常($\rm B$)和异常($\rm b$)的基因位于$\rm X$染色体上,且基因$\rm b$使精子致死,故群体中不会出现$\rm X^{b}X^{b}$的个体。
$\rm A$、控制复眼正常($\rm B$)和异常($\rm b$)的基因位于$\rm X$染色体上,且基因$\rm b$使精子致死,因此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但是存在复眼异常的雄性个体,$\rm A$正确;
$\rm 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依据基因和染色体在行为上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的假说,$\rm B$正确;
$\rm C$、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rm 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rm X^{b}O$,由于基因$\rm 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为:复眼正常雄性($\rm X^{B}O$)∶复眼异常雄性$(\rm X^{b}O)=1:1$,显然,后代中出现复眼正常蝗虫的概率为$\rm \dfrac12$,$\rm C$正确;
$\rm D$、基因型为$\rm AAX^{B}X^{B}$表现为褐色复眼正常,黑色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rm aaX^{b}O$,由于基因$\rm 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没有雌性个体,$\rm D$错误。
故选:$\rm D$。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