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科学家系统解析了豌豆$\rm 7$对性状的遗传基础,以下为部分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将控制花腋生和顶生性状的基因定位于$\rm 4$号染色体上,用$\rm F/f$表示。在大多数腋生纯系与顶生纯系的杂交中,$\rm F_{2}$腋生:顶生约为$\rm 3:1$,符合孟德尔的                 定律。

[["分离"]]

豌豆花腋生和顶生性状属于相对性状,其由一对等位基因$\rm F/f$控制,即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大多数腋生纯系与顶生纯系的杂交中,$\rm F_{2}$腋生:顶生约为$\rm 3:1$,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然而,某顶生个体自交,子代个体中$\rm 20\%$以上表现为腋生。此现象                (填“能”或“不能”)用基因突变来解释,原因是                                                                

[["

不能;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

"]]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即频率很低,若发生基因突变,某顶生个体自交,不可能出现子代个体中$\rm 20\%$以上表现为腋生。即某顶生个体自交,子代个体中$\rm 20\%$以上表现为腋生。此现象不能用基因突变来解释,原因是基因突变出现的频率很低。

定位于$\rm 6$号染色体上的基因$\rm D/d$可能与($\rm 2$)中的现象有关。为了验证这个假设,用两种纯种豌豆杂交得到$\rm F_{1}$$\rm F_{1}$自交产生的$\rm F_{2}$表型和基因型的对应关系如下表,表格内“$\rm +$”、“$\rm -$”分别表示有、无相应基因型的个体。

腋生表型顶生表型
基因型$\rm FF$$\rm Ff$$\rm ff$基因型$\rm FF$$\rm Ff$$\rm ff$
$\rm DD$$\rm +$$\rm +$$\rm -$$\rm DD$$\rm -$$\rm -$$\rm +$
$\rm Dd$$\rm +$$\rm +$$\rm -$$\rm Dd$$\rm -$$\rm -$$\rm +$
$\rm dd$$\rm +$$\rm +$$\rm +$$\rm dd$$\rm -$$\rm -$$\rm -$

结果证实了上述假设,则$\rm F_{2}$中腋生$\rm :$顶生的理论比例为                 ,并可推出($\rm 2$)中顶生亲本的基因型是                 

[["$\\rm 13:3$","$\\rm ffDd$"]]

分析题表可知,$\rm F_{2}$$\rm F\_D\_+F\_dd+ffdd$为腋生,$\rm ffD\_$为顶生,可见$\rm F_{2}$属于$\rm 9:3:3:1$变式,即$\rm F_{2}$中腋生($\rm F\_D\_+F\_dd+ffdd=9+3+1=13$):顶生$(\rm ffD\_=3) =13:3$,可见($\rm 2$)中顶生亲本的基因型为$\rm ffDd$

研究发现群体中控制黄色子叶的$\rm Y$基因有两种突变形式$\rm y-1$$\rm y-2$,基因结构示意图如下。$\rm Y$突变为$\rm y-1$导致其表达的蛋白功能丧失,$\rm Y$突变为$\rm y-2$导致                                                                $\rm y-1$$\rm y-2$纯合突变体都表现为绿色子叶。

在一次$\rm y-1$纯合体与$\rm y-2$纯合体杂交中,$\rm F_{1}$全部为绿色子叶,$\rm F_{2}$出现黄色子叶个体,这种现象可因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互换引起。图中哪一个位点发生断裂并交换能解释上述现象?                (填“①”或“②”或“③”)。若此$\rm F_{1}$个体的$\rm 20$个花粉母细胞(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各发生一次此类交换,在减数分裂完成时会产生                个具有正常功能$\rm Y$基因的子细胞。

[["

基因无法正常表达;②;$\\rm 20/$二十

"]]

分析题图可知,$\rm Y$基因非编码区启动子区缺失了部分序列使得$\rm Y$基因突变为$\rm y-2$,导致$\rm RNA$聚合酶无法识别并结合启动子,基因无法正常表达。

根据题意可知,$\rm Y$控制黄色子叶,$\rm y-1$因为编码区插入了一段$\rm DNA$序列导致其表达的蛋白功能丧失,而$\rm y-2$因为启动子区缺失了部分序列导致基因无法正常表达;在一次$\rm y-1$纯合体与$\rm y-2$纯合体杂交中,$\rm F_{1}$全部为绿色子叶,$\rm F_{2}$出现黄色子叶个体,这种现象可因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染色体互换引起。分析题图可知,图中$\rm y-1$$\rm y-2$②位点发生断裂并交换,能产生正常$\rm Y$基因,可解释上述现象。在一次$\rm y-1$纯合体与$\rm y-2$纯合体杂交中,$\rm F_{1}$全部为绿色子叶,$\rm F_{1}$基因型为$\rm y-1y-2$$\rm 1$个基因型为$\rm y-1y-2$的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且减数分裂中发生一次②位点的交换,产生$\rm 4$个精细胞,其中只有$\rm 1$个具有正常功能$\rm Y$基因,则$\rm F_{1}$个体的$\rm 20$个花粉母细胞(精母细胞)在减数分裂中各发生一次此类交换,在减数分裂完成时会产生$\rm 20$个具有正常功能$\rm Y$基因的子细胞。

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孟德尔实验、方法及分离定律的叙述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 某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种群中有种基因型的个体即、和。若各种基因型的个体所结种子的数目较多且相同,该种群自然繁殖一代,所得下中,则由此可推测亲本中基因型为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谷子()俗称小米,是起源于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自花授粉。已知米粒颜色有黄色、浅黄色和白色,由等位基因和控制,其中白色()是米粒中色素合成相关酶的功能丧失所致。锈病是谷子的主要病害之一。抗锈病和感锈病由等位基因和控制。现有黄色感锈病的栽培种和白色抗锈病的农家种,欲选育黄色抗锈病的品种。 果蝇体节发育与分别位于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和、有关,对、对均为显性。其中对为母体效应基因,只要母本该基因为隐性纯合,子代就体节缺失,与自身该对基因的基因型无关;另对基因无母体效应,该基因的隐性纯合子体节缺失。下列基因型的个体均体节缺失,能判断哪对等位基因为母体效应基因的是 某动物家系的系谱图如图所示。、、、是位于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Ⅰ基因型为,Ⅰ基因型为,Ⅱ和Ⅱ基因型均为,Ⅳ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研究表明,人类女性体细胞中仅有一条染色体保持活性,从而使女性与男性体细胞中染色体基因表达水平相当。基因编码蛋白,其等位基因编码活性低的蛋白。缺失基因的个体会患某种遗传病。图示为该疾病的一个家族系谱图,已知Ⅱ不含基因。随机选取Ⅲ体内个体细胞,分析发现其中个细胞只表达蛋白,另外个细胞只表达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