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假设某种群的$\rm K$$\rm =200$,如图表示该种群的$\rm \dfrac{K值-种群数量}{K}$值与种群数量的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rm (\qquad)$

["

图中$\\rm S_{1}$所对应的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

若该种群为海洋中的某种鱼渔业捕捞后种群数量应不低于$\\rm S_{3}$

","

若该种群为农田中的东亚飞蝗,则对其防治越早越好

","

若该种群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其$\\rm K$值会减小

"]
[["A"]]

$\rm \dfrac{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表明现有种群数量少,该种群具有较大的潜在增长率,而$\rm \dfrac{K值-种群数量}{K}$值的越小,种群潜在增长率越小。当该值$\rm =0.5$时,种群数量为$\rm \dfrac{K}{2}$,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rm A$、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是在种群数量为$\rm \dfrac{K}{2}$时,此时$\rm \dfrac{K值-种群数量}{K}=0.5$$\rm A$错误;

$\rm B$、为了保证持续收获海产品,使种群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捕捞后种群数量维持在$\rm \dfrac{K}{2}$,即$\rm \dfrac{K值-种群数量}{K}=0.5$,对应于$\rm S_{3}$$\rm B$正确;

$\rm C$、对蝗虫等害虫的防治,需将其数量控制在$\rm S_{3}$点之下,则对其防治越早越好,$\rm C$正确;

$\rm D$、若该种群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其$\rm K$值会减小,$\rm D$正确。

故选:$\rm A$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