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DNA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的结构
$\rm I$.黄花蒿是我国的传统中药材,其代谢产物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研究发现青蒿素产量与黄花蒿的播种时期有关,下表为我国中部某地不同月份播种的黄花蒿在现蕾期的一些生理指标,其中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叶片总面积占土地面积的倍数。每列数据后的字母若不同,则代表有显著差异。
播种月份 | 叶面积指数 | 可溶性糖含量($\rm \%$) | 青蒿素产量($\rm kg/$公顷) |
$\rm 1$月 | $\rm 4.17b$ | $\rm 2.98a$ | $\rm 41.58a$ |
$\rm 2$月 | $\rm 5.24a$ | $\rm 2.97a$ | $\rm 42.42a$ |
$\rm 3$月 | $\rm 3.82c$ | $\rm 2.01b$ | $\rm 28.32b$ |
黄花蒿将无机物合成为可溶性糖的生理过程发生在$\rm (\quad\ \ \ \ )$。
核糖体
","内质网
","线粒体
","叶绿体
"]叶绿体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所以黄花蒿将无机物合成为可溶性糖的生理过程发生在叶绿体,$\rm D$正确,$\rm ABC$错误。
故选:$\rm D$。
黄花蒿将无机物合成可溶性糖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rm (\quad\ \ \ \ )$
$\\rm NADPH$的产生与消耗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五碳化合物的还原
","酶参与催化各反应
"]黄花蒿将无机物合成可溶性糖的过程中,即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在光反应阶段会发生$\rm NADPH$的产生、光能转化为$\rm ATP$和$\rm NADPH$中的化学能以及部分酶催化的化学反应等,在暗反应阶段会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和$\rm C_{3}$的还原以及$\rm NADPH$的消耗,这些过程都需要酶的催化,故不会发生的是五碳化合物的还原,$\rm C$符合题意,$\rm 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rm C$。
$\rm 1$月和$\rm 2$月播种的黄花蒿叶面积指数有显著差异,但可溶性糖含量接近,关于其原因描述较为合理的是$\rm (\quad\ \ \ \ )$
$\\rm 1$月播种的黄花蒿各生长期环境温度显著高于$\\rm 2$月播种的
","$\\rm 1$月播种的黄花蒿各生长期光照时间显著高于$\\rm 2$月播种的
","$\\rm 1$月播种的黄花蒿各生长期大气$\\rm CO_{2}$浓度显著高于$\\rm 2$月播种的
","$\\rm 2$月播种的黄花蒿叶面积指数大,叶片相互遮盖降低光能利用率
"]$\rm A$、从$\rm 1$月到$\rm 2$月过程中,环境温度逐渐升高,$\rm 1$月播种的黄花蒿各生长期环境温度低于$\rm 2$月播种的,$\rm A$错误;
$\rm B$、从$\rm 1$月到$\rm 2$月过程中,光照时间没有明显增长,$\rm 1$月播种的黄花蒿各生长期光照时间与$\rm 2$月播种的无明显差异,$\rm B$错误;
$\rm C$、从$\rm 1$月到$\rm 2$月过程中,大气$\rm CO_{2}$浓度基本稳定,$\rm 1$月播种的黄花蒿各生长期大气$\rm CO_{2}$浓度与$\rm 2$月播种的基本相同,$\rm C$错误;
$\rm D$、$\rm 1$月和$\rm 2$月播种的黄花蒿叶面积指数有显著差异,但可溶性糖含量接近,说明光合净产量相当,其原因可能是$\rm 2$月播种的黄花蒿叶面积指数大,叶片相互遮盖降低光能利用率,$\rm D$正确。
故选:$\rm D$。
据表的数据分析,若想从黄花蒿中获取较多的青蒿素,选择播种的最佳时期应为$\rm (\quad\ \ \ \ )$
$\\rm 1$月
","$\\rm 2$月
","$\\rm 3$月
","无差别
"]据表$\rm 1$的数据分析,若想从黄花蒿中获取较多的青蒿素,应尽可能选择叶面积指数大的时期,故选:择播种的最佳时期应为$\rm 2$月。
故选:$\rm B$。
$\rm II.$青蒿素($\rm C_{15}H_{2}O_{5}$)溶解性质与叶绿素类似,高于$\rm 60^\circ\rm C$易分解。黄花蒿体内与青蒿素合成相关的部分代谢过程如图,其中$\rm IPP$、$\rm FPP$是合成所需反应物和中间产物,$\rm ADS$和$\rm SQS$为催化相关反应的酶蛋白。
与青蒿素的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是$\rm (\quad\ \ \ \ )$。
$\\rm ADS$
","$\\rm ADS$基因
","核糖
","核酸
"]青蒿素的化学式为$\rm C_{15}H_{2}O_{5}$,组成元素有$\rm C$、$\rm H$、$\rm O$,$\rm ADS$蛋白组成元素是$\rm C$、$\rm H$、$\rm O$、$\rm N$等,$\rm ADS$基因组成元素是$\rm C$、$\rm H$、$\rm O$、$\rm N$、$\rm P$,核糖组成元素是$\rm C$、$\rm H$、$\rm O$,核酸组成元素是$\rm C$、$\rm H$、$\rm O$、$\rm N$、$\rm P$,所以与青蒿素的元素组成相同的物质是核糖,$\rm C$正确,$\rm ABD$错误。
故选:$\rm C$。
从黄花蒿叶片中提取青蒿素,可选择的溶剂为 (水$\rm /$乙醚),最好选用经处理方式为 (高温烘干$\rm /$自然晾干$\rm /$新鲜)的叶片。
青蒿素($\rm C_{15}H_{2}O_{5}$)溶解性质与叶绿素类似,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故从黄花蒿叶片中提取青蒿素,可选择的溶剂为乙醚,而青蒿素高于$\rm 60^\circ\rm C$易分解,所以最好选用经处理方式为自然晾干的叶片。
据图比较分析$\rm ADS$和$\rm SQS$,合理的有$\rm (\quad\ \ \ \ )$。
二者催化的底物相同
","二者的分子结构应相同
","二者的活性中心应有差异
","二者的活性都会受温度影响
"]$\rm A$、据图可知,$\rm ADS$催化$\rm FPP$生成紫穗槐$\rm -4$,$\rm 11-$二烯,$\rm SQS$催化$\rm FPP$生成其他产物,所以二者催化底物相同,$\rm A$正确;
$\rm B$、$\rm ADS$和$\rm SQS$是不同的酶,二者结构应不同,$\rm B$错误;
$\rm C$、$\rm ADS$和$\rm SQS$催化同种底物发生不同反应,二者的活性中心应有差异,$\rm C$正确;
$\rm D$、$\rm ADS$和$\rm SQS$均是蛋白质,二者的活性都会受温度影响,$\rm D$正确。
故选:$\rm ACD$。
关于$\rm ADS$基因的描述,正确的是$\rm (\quad\ \ \ \ )$。
含$\\rm A$、$\\rm U$、$\\rm G$、$\\rm C$四种碱基
","由两条同向平行的链组成
","两条链构成双螺旋空间结构
","是$\\rm DNA$的任意片段
"]$\rm A$、$\rm ADS$基因应含$\rm A$、$\rm T$、$\rm G$、$\rm C$四种碱基,$\rm A$错误;
$\rm B$、$\rm ADS$基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组成,$\rm B$错误;
$\rm C$、$\rm ADS$基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链构成规则的双螺旋空间结构,$\rm C$正确;
$\rm D$、$\rm ADS$基因是$\rm DNA$的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rm D$错误。
故选:$\rm C$。
在①③过程中会发生的是$\rm (\quad\ \ \ \ )$。
需$\\rm DNA$聚合酶参与转录
","遵循$\\rm A$与$\\rm T$、$\\rm T$与$\\rm A$配对的原则
","只需提供氨基酸作为原料
","在核糖体处完成翻译过程
"]据图分析,图中$\rm ADS$基因通过①过程控制$\rm ADS$蛋白的合成,$\rm SQS$基因通过③过程控制$\rm SQS$蛋白的合成,能代表转录和翻译的是①和③,在此过程中会发生的是$\rm RNA$聚合酶参与转录、遵循$\rm A$与$\rm U$配对的原则、需分别提供核苷酸和氨基酸作为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在核糖体处完成翻译过程,$\rm ABC$错误,$\rm D$正确。
故选:$\rm D$。
为满足治疗需求,下列方法可提高青蒿素产量的是$\rm (\quad\ \ \ \ )$。
促进$\\rm ADS$和$\\rm SQS$基因的表达
","抑制$\\rm ADS$和$\\rm SQS$基因的表达
","促进$\\rm ADS$基因表达,抑制$\\rm SQS$基因表达
","促进$\\rm SQS$基因表达,抑制$\\rm ADS$基因表达
"]为了提高青蒿素产量,图中路径应有利于青蒿素的生产,阻止$\rm FPP$转化为其他产物,故应促进$\rm ADS$基因表达,抑制$\rm SQS$基因表达,$\rm C$正确,$\rm ABD$错误。
故选:$\rm C$。
高中 | 第2节 DNA的结构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