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科研人员在种植野生型玉米的田间,发现了一株矮秆玉米,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将该矮秆玉米单株自交得到$\rm F_{1}$$\rm F_{1}$继续自交得到$\rm F_{2}$,发现$\rm F_{1}$$\rm F_{2}$均为矮秆,表明矮秆性状是                 的变异,从而将其命名为品系$\rm M$

[["可遗传"]]

将矮秆玉米单株连续自交,子代均为矮秆,表明矮秆性状是可遗传的变异。

将品系$\rm M$与野生型杂交,进一步研究其遗传规律。

组别亲本$\rm F_{1}$$\rm F_{2}$
$\rm 1$野生型♀$\rm \times $品系$\rm M$野生型野生型$\rm 2$ $\rm 397$株、矮秆$\rm 778$
$\rm 2$品系$\rm M$$\rm \times $野生型♂野生型野生型$\rm 2$ $\rm 833$株、矮秆$\rm 951$

①第$\rm 1$$\rm 2$组杂交所得的$\rm F_{1}$均为野生型,$\rm F_{2}$性状分离比均接近                 ,判断矮秆性状相对于野生型为                 性状,推测矮秆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请补充一组杂交实验并预期结果:                                                                

[["$\\rm 3:1$","隐性","分离","第$\\rm 1$组(或第$\\rm 2$组)的$\\rm F_{1}$与品系$\\rm M$杂交,预期结果为野生型﹕矮秆$\\rm =1$﹕$\\rm 1$"]]

①野生型与品系$\rm M$进行正反交$\rm F_{1}$均为野生型,$\rm F_{2}$性状分离比均接近于$\rm 3:1$,判断矮秆性状相对于野生型为隐性性状,推测矮秆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可用测交实验验证:第$\rm 1$组(或第$\rm 2$组)的$\rm F_{1}$与品系$\rm M$杂交,预期结果为野生型﹕矮秆$\rm =1$$\rm 1$

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某二倍体动物的性染色体仅有染色体,其性别有种,由染色体条数及常染色体基因、、决定。只要含有基因就表现为雌性,只要基因型为就表现为雄性。和个体中,仅有条染色体的为雄性,有条染色体的既不称为雄性也不称为雌性,而称为雌雄同体。已知无染色体的胚胎致死,雌雄同体可异体受精也可自体受精。不考虑突变,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西瓜瓜形(长形、椭圆形和圆形)和瓜皮颜色(深绿、绿条纹和浅绿)均为重要育种性状。为研究两类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纯合体(长形深绿)、(圆形浅绿)和(圆形绿条纹)进行杂交。为方便统计,长形和椭圆形统一记作非圆,结果见表。 豌豆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实验材料。研究人员用豌豆种子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表。请根据表格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基因型为的玉米分别进行连续自交和自由交配多代(两种杂交的代数相同)后,其自交与自由交配所得后代相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某植物可自交或自由交配,在不考虑生物变异和致死的情况下,下列哪种情况可使基因型的该植物连续交配次后,所得子三代中基因型为的个体所占比例为 某品系植株豆荚饱满与不饱满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选用结饱满豆荚的植株与结不饱满豆荚的植株进行杂交得 ₁,₁自交,₂中豆荚饱满:豆荚不饱满,不考虑突变及致死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