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西瓜瓜形(长形、椭圆形和圆形)和瓜皮颜色(深绿、绿条纹和浅绿)均为重要育种性状。为研究两类性状的遗传规律,选用纯合体$\rm {{\text{P}}_{1}}$(长形深绿)、$\rm {{\text{P}}_{\text{2}}}$(圆形浅绿)和$\rm {{\text{P}}_{3}}$(圆形绿条纹)进行杂交。为方便统计,长形和椭圆形统一记作非圆,结果见表。
实验 | 杂交组合 | $\rm {{\text{F}}_{1}}$表型 | $\rm {{\text{F}}_{2}}$表型和比例 |
① | $\rm {{\mathrm{P}}_{1}}\times {{\mathrm{P}}_{2}}$ | 非圆深绿 | 非圆深绿︰非圆浅绿︰圆形深绿︰圆形浅绿$\rm =9: 3: 3: 1$ |
② | $\rm {{\mathrm{P}}_{1}}\times {{\mathrm{P}}_{3}}$ | 非圆深绿 | 非圆深绿︰非圆绿条纹︰圆形深绿︰圆形绿条纹$\rm =9: 3:3: 1$ |
回答下列问题:
由实验①结果推测,瓜皮颜色遗传遵循 定律,其中隐性性状为 。
由实验①结果可知,只考虑瓜皮颜色,$\rm F_{1}$为深绿,$\rm F_{2}$中深绿:浅绿$\rm =3:1$,说明该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且浅绿为隐性。
由实验①和②结果不能判断控制绿条纹和浅绿性状基因之间的关系。若要进行判断,还需从实验①和②的亲本中选用 进行杂交。若$\rm {{\text{F}}_{1}}$瓜皮颜色为 ,则推测两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rm P_{2}$、$\\rm P_{3}($或“圆形浅绿亲本和圆形绿条纹亲本”或“浅绿亲本和绿条纹亲本”$\\rm )$;深绿
"]]由实验②可知,$\rm F_{2}$中深绿:绿条纹$\rm =3:1$,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结合①,不能判断控制绿条纹和浅绿性状基因之间的关系。若两基因为非等位基因,可假设$\rm P_{1}$为深绿$\rm AABB$,$\rm P_{2}$为浅绿$\rm AAbb$,$\rm P_{3}$为绿条纹$\rm aaBB$,从实验①和②的亲本中选用$\rm P_{2}\times P_{3}$,若$\rm F_{1}$为$\rm AaBb$表现为深绿,则推测两基因为非等位基因。
对实验①和②的$\rm {{\text{F}}_{1}}$非圆形瓜进行调查,发现均为椭圆形,则$\rm {{\text{F}}_{2}}$中椭圆深绿瓜植株的占比应为 。若实验①的$\rm {{\text{F}}_{2}}$植株自交,子代中圆形深绿瓜植株的占比为 。
调查实验①和②的$\rm F_{1}$发现全为椭圆形瓜,亲本长形和圆形均为纯合子,说明椭圆形为杂合子,则$\rm F_{2}$非圆瓜中有$\rm \dfrac13$为长形,$\rm \dfrac23$为椭圆形,故椭圆深绿瓜植株占比为$\rm \dfrac{9}{16}\times \dfrac23=\dfrac38$。由题意可设瓜形基因为$\rm C/c$,则$\rm P_{1}$基因型为$\rm AABBCC$,$\rm P_{2}$基因型为$\rm aaBBcc$,$\rm F_{1}$为$\rm AaBBCc$,由实验①$\rm F_{2}$的表型和比例可知,圆形深绿瓜植株为$\rm aaBBcc$。实验①中植株$\rm F_{2}$自交子代能产生圆形深绿瓜植株的基因型有$\rm \dfrac18aaBBCc$、$\rm \dfrac14AaBBCc$、$\rm \dfrac{1}{16}aaBBcc$、$\rm \dfrac18AaBBcc$,其子代中圆形深绿瓜植株的占比为$\rm \dfrac18\times \dfrac14+\dfrac14\times \dfrac{3}{16}+\dfrac{1}{16}\times 1+\dfrac18\times \dfrac34=\dfrac{15}{64}$。
$\rm SSR$是分布于各染色体上的$\rm DNA$序列,不同染色体具有各自的特异$\rm SSR$。$\rm SSR1$和$\rm SSR2$分别位于西瓜的$\rm 9$号和$\rm 1$号染色体。在$\rm {{\text{P}}_{1}}$和$\rm {{\text{P}}_{\text{2}}}$中$\rm SSR1$长度不同,$\rm SSR2$长度也不同。为了对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电泳检测实验①$\rm {{\text{F}}_{\text{2}}}$中浅绿瓜植株、$\rm {{\text{P}}_{1}}$和$\rm {{\text{P}}_{\text{2}}}$的$\rm SSR1$和$\rm SSR2$的扩增产物,结果如图。据图推测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检测结果表明,$\rm 15$号植株同时含有两亲本的$\rm SSR1$和$\rm SSR2$序列,同时具有$\rm SSR1$的根本原因是 ,同时具有$\rm SSR2$的根本原因是 。
$\\rm 9$号$\\rm ($或“$\\rm SSR1$所在的”$\\rm )$;$\\rm F_{1}$ 形成配子时,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rm SSR1$ 和控制瓜皮颜色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而重组;$\\rm F_{1}$形成配子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rm SSR2$和控制瓜皮颜色基因自由组合
"]]电泳检测实验①$\rm F_{2}$中浅绿瓜植株、$\rm P_{1}$和$\rm P_{2}$的$\rm SSR1$和$\rm SSR2$的扩增产物,由电泳图谱可知,$\rm F_{2}$浅绿瓜植株中都含有$\rm P_{2}$亲本的$\rm SSR1$,而$\rm SSR1$和$\rm SSR2$分别位于西瓜的$\rm 9$号和$\rm 1$号染色体上,故推测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位于$\rm 9$号染色体上。由电泳图谱可知,$\rm F_{2}$浅绿瓜植株中只有$\rm 15$号植株含有亲本$\rm P_{1}$的$\rm SSR1$,推测根本原因是$\rm F_{1}$在减数分裂Ⅰ前期发生染色体片段互换,产生了同时含$\rm P_{1}$、$\rm P_{2}$的$\rm SSR1$的配子,而包括$\rm 15$号植株在内的半数植株同时含有两亲本的$\rm SSR2$,根本原因是$\rm F_{1}$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随后$\rm F_{1}$产生的具有来自$\rm P_{1}11$号染色体的配子与具有来自$\rm P_{2}11$号染色体的配子受精。
为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圆形深绿瓜株系,对实验①$\rm {{\text{F}}_{\text{2}}}$中圆形深绿瓜植株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rm SSR$进行扩增、电泳检测。选择检测结果为 的植株,不考虑交换,其自交后代即为目的株系。
仅出现$\\rm P1$的$\\rm SSR1$条带$\\rm ($或“仅出现$\\rm P$的$\\rm SSR$条带”$\\rm )$
"]]为快速获得稳定遗传的深绿瓜株系,对实验①$\rm F_{2}$中深绿瓜植株控制瓜皮颜色的基因所在染色体上的$\rm SSR$进行扩增、电泳检测。稳定遗传的深绿瓜株系应是纯合子,其深绿基因最终来源于亲本$\rm P_{1}$,故应选择$\rm SSR1$的扩增产物条带与$\rm P_{1}$亲本相同的植株。
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