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雄性不育一般是指雄配子丧失生理机能的现象。某小麦为二倍体雌雄同株植物,雄性不育基因($\rm ms$)对雄性可育基因($\rm Ms$)为隐性,该对等位基因位于$\rm 6$号染色体上。若某品系植株与雄性不育植株杂交,子代均表现为雄性不育,则此品系为保持系。研究人员获得了一种易位双杂合品系,其染色体和相关基因如图$\rm 1$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rm (\qquad)$

$\rm :6$$\rm 9$分别表示$\rm 6$号和$\rm 9$号染色体,$\rm 6^{9}$表示$\rm 9$号染色体的片段易位到$\rm 6$号染色体上,$\rm 9^{6}$表示$\rm 6$号染色体的片段易位到$\rm 9$号染色体上。

["

$\\rm 1$个体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含有异常染色体的雌配子有$\\rm 3$

","

$\\rm 1$个体作为母本与染色体正常的杂合小麦杂交,子代中出现图$\\rm 2$所示个体的比例为$\\dfrac{1}{8}$

","

若图$\\rm 2$个体能作为保持系,则含有$\\rm 6^{9}$染色体的雄配子能完成受精作用

","

若图$\\rm 2$个体能作为保持系,自交子代中会有$\\dfrac{1}{4}$仍为保持系

"]
[["CD"]]

基因在染色体上,基因随着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开。受精作用指的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的过程。

$\rm A$、根据图$\rm 1$中染色体的情况可知,在减数分裂Ⅰ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现象,因此该个体经过减数分裂会产生含有异常染色体的雌配子,共有$\rm 3$种类型,$\rm A$正确;

$\rm B$、图$\rm 1$个体作为母本会产生$\rm 4$种配子,基因型为$\rm ms69$$\rm ms69^{6}$$\rm Ms6^{9}9$$\rm Ms6^{9}9^{6}$,与染色体正常的杂交小麦($\rm Msms6699$,该个体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杂交,子代中出现图$\rm 2$所示个体的比例为$\rm \dfrac{1}{4}\times \dfrac{1}{2}=\dfrac{1}{8}$$\rm B$正确;

$\rm C$、若图$\rm 2$个体能作为保持系,则含有$\rm 6^{9}$染色体的雄配子不能完成受精作用,因为该配子参与受精的话,会导致产生的后代表现为雄性可育,与题意不符,$\rm C$错误;

$\rm D$、若图$\rm 2$个体能作为保持系,其产生的雌配子($\rm ms69$$\rm Ms6^{9}9$)正常,而雄配子($\rm Ms6^{9}9$)不能正常授粉,则其自交后代中会有$\rm \dfrac{1}{2}$仍为保持系,$\rm D$错误。

故选:$\rm CD$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为了培育耐盐碱的抗稻瘟病水稻,某研究团队将耐盐碱基因和抗稻瘟病基因随机插入某品种水稻的基因组中,筛选获得号、号、号植株,相关基因插入位点如图(注:植株只要含有个相关基因即可表现出抗性性状,不含则表现出敏感性状)。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人类的多指()对正常指()为显性,白化()对正常()为隐性,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请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穗粒数量和籽粒重量是决定其产量的两个关键性状,二者的量一般呈负相关,簇生稻(有三个籽粒簇生在一起)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上述两个性状的平衡优化。 豌豆子叶的黄色()对绿色()为显性,种子的圆粒()对皱粒()为显性,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用纯合黄色圆粒品种与纯合绿色皱粒品种杂交获得,自交得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将基因型为和的向日葵杂交,按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后代中基因型为的个体比例应为 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型,控制蚕卵颜色基因(黑色)对(白色)为显性,不含或基因的配子致死。雄蚕比雌蚕吐丝多、质量好,为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科研人员用射线处理某雌蚕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主要育种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