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穗粒数量和籽粒重量是决定其产量的两个关键性状,二者的量一般呈负相关,簇生稻(有三个籽粒簇生在一起)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上述两个性状的平衡优化。
利用簇生稻和非簇生稻做亲本杂交得到$\rm F_{1}$,$\rm F_{1}$自交得到$\rm F_{2}$,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示结果 (填“能”或“不能”)作出“水稻这一性状遗传不属于融合遗传”的判断,理由是 。
$\rm F_{2}$出现了亲本的性状,所以根据图示结果能作出“水稻这一性状遗传不属于融合遗传”的判断。
研究发现,水稻的簇生与非簇生分别由等位基因$\rm A$和$\rm a$控制,某种病抗性($\rm BB$和$\rm Bb$都表现为抗病)与非抗由等位基因$\rm B$和$\rm b$控制,上述$\rm 2$对等位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独立遗传。育种工作者利用簇生非抗植株($\rm AAbb$)与非簇生抗病植株($\rm aaBB$)杂交得$\rm F_{1}$,让$\rm F_{1}$自交得$\rm F_{2}$,问$\rm F_{1}$的表型是 ,$\rm F_{2}$中簇生抗病(双优)水稻所占比例为 。
图示遗传图解可知,$\rm AA$表型为簇生,$\rm Aa$表型为弱簇生,$\rm aa$表型为非簇生。利用簇生非抗植株($\rm AAbb$)与非簇生抗病植株($\rm aaBB$)杂交得$\rm F_{1}$($\rm AaBb$)表型是弱簇生抗病;让$\rm F_{1}$自交得$\rm F_{2}$,$\rm F_{2}$中簇生抗病(双优)水稻($\rm AAB_{-}$)$\rm \dfrac{1}{4}\times \dfrac{3}{4}=\dfrac{3}{16}$。
将$\rm F_{2}$中所有簇生抗病水稻自交得到$\rm F_{3}$,然后筛选$\rm F_{3}$中簇生抗病水稻并淘汰其他类型后得$\rm F_{3}$,则$\rm F_{3}$中能稳定遗传的簇生抗病水稻所占比例为 。
$\rm F_{2}$中所有簇生抗病水稻($\rm \dfrac{1}{3}AABB$、$\rm \dfrac{2}{3}AABb$)自交,$\rm \dfrac{1}{3}AABB$自交出现$\rm \dfrac{1}{3}AABB$,$\rm \dfrac{2}{3}AABb$自交出现$\rm \dfrac{1}{6}AAbb$、$\rm \dfrac{1}{6}AABB$、$\rm \dfrac{1}{3}AABb$,则$\rm F_{3}$中能稳定遗传的簇生抗病水稻所占比例为$\rm \dfrac{\dfrac{1}{3}+\dfrac{2}{3}\times\dfrac{1}{4}}{1-\dfrac{1}{6}}$$\rm =\dfrac{3}{5}$。
从$\rm F_{3}$中任取一植株与非簇生非抗植株测交,如果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 ,则可知该植株基因型为$\rm AABb$。
$\rm F_{3}$中基因型有$\rm AABB$、$\rm AAbb$、$\rm AABb$,与$\rm aabb$测交。
$\rm AABB\times aabb$子代全是簇生抗病;
$\rm AAbb\times aabb$子代全是弱簇生非抗病;
$\rm AABb\times aabb$子代弱簇生抗病:弱簇生非抗$\rm =1:1$;
故从$\rm F_{3}$中任取一植株与非簇生非抗植株测交,如果测交子代表型及比例为弱簇生抗病:弱簇生非抗$\rm =1:1$,则可知该植株基因型为$\rm AABb$。
高中 |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