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家蚕性别决定方式为$\rm ZW$型,控制蚕卵颜色基因$\rm B$(黑色)对$\rm b$(白色)为显性,不含$\rm B$$\rm b$基因的配子致死。雄蚕比雌蚕吐丝多、质量好,为实现优质高产的目的,科研人员用$\rm X$射线处理某雌蚕甲,最终获得突变体丁,主要育种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 (\qquad)$

  

["

图中过程①②分别发生了基因突变和染色体易位

","

欲鉴定乙的基因型,可选用正常白色雄蚕与之交配

","

选择正常白色雄蚕做父本通过③杂交获得丁的概率为$\\dfrac{1}{3}$

","

利用丁与正常白色雄蚕杂交,后代保留黑蚕即可达到目标

"]
[["ABC"]]

分析图形: $\rm X$射线处理雌蚕甲,其$\rm B$基因突变成$\rm 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得到乙,再用$\rm X$射线处理乙,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常染色体上的$\rm B$基因转移到$\rm W$染色体上获得了丙,丙再经过杂交鉴定和筛选得到丁。

$\rm A$、过程①的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属于基因突变中的隐性突变, 过程②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易位,会导致染色体上的基因数量发生改变,$\rm A$正确;

$\rm B$、欲鉴定乙的基因型,可选用正常白色雄蚕($\rm bbZZ$)与之测交,从子代的表现型推测出亲代的基因型,$\rm B$正确;

$\rm C$、选择正常白色雄蚕($\rm bbZZ$)做父本通过与($\rm bZW^{B}$)③杂交获得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rm bbZZ:bbZW^{B}$$\rm bZW^{B}=1:1:1$,因此获得丁($\rm bbZW^{B}$)的概率为$\rm \dfrac{1}{3}$$\rm C$正确;

$\rm D$、 让突变体丁$\rm (bbZW^{B})$与正常白卵雄蚕$\rm (bbZZ)$杂交,子代中$\rm bbZZ:bbZW^{B}=1:1$,所以子代中卵呈白色的为雄性,呈黑色的为雌性,可以通过卵色区分出性别,所以为达到后代只养殖雄蚕的育种目标,去除子代黑色蚕卵,保留白色蚕卵即可,$\rm D$错误。

故选:$\rm ABC$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某二倍体昆虫(型性别决定)体表有、无斑纹受两对等位基因和的控制,已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利用四个纯合品种(均为无斑纹)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鸡的体型正常和矮小受等位基因控制,鸡的羽型卷羽、半卷羽和片羽,受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不位于染色体上。为确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方式,科研人员利用卷羽正常鸡和片羽矮小鸡进行杂交实验得到,自由交配得到,结果如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果蝇的长翅与短翅(由、基因控制)、红眼与白眼(由、基因控制)是两对相对性状。亲代雌果蝇与雄果蝇杂交,表型及数量如下表(不考虑、同源区段)。据表分析,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为了培育耐盐碱的抗稻瘟病水稻,某研究团队将耐盐碱基因和抗稻瘟病基因随机插入某品种水稻的基因组中,筛选获得号、号、号植株,相关基因插入位点如图(注:植株只要含有个相关基因即可表现出抗性性状,不含则表现出敏感性状)。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果蝇的红眼、伊红眼和白眼,分别由复等位基因、、控制,正常翅和卷翅由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染色体上。现利用甲(卷翅红眼雄果蝇)、乙(卷翅伊红眼雌果蝇)、丙(正常翅白眼雌果蝇)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某植物的叶色同时受、与、两对基因控制,两对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绿叶植株基因型为,紫叶植株基因型为,红叶植株基因型为。将某红叶植株自交得,的表型及比例为红叶∶紫叶∶绿叶∶黄叶∶∶∶,不考虑突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