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某二倍体昆虫($\rm ZW$型性别决定)体表有、无斑纹受两对等位基因$\rm A/a$和$\rm D/d$的控制,已知基因$\rm A/a$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利用四个纯合品种(均为无斑纹)进行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不考虑$\rm Z$、$\rm W$染色体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 (\qquad)$
亲本杂交情况 | $\rm F_{1}$表型 | |
实验$\rm 1$ | 甲(父本)$\rm \times $乙(母本) | 均为有斑纹 |
实验$\rm 2$ | 丙(母本)$\rm \times $丁(父本) | 雌性为无斑纹、雄性为有斑纹 |
根据实验$\\rm 2$可判断基因$\\rm D/d$位于常染色体上
","该昆虫种群中有关体表斑纹的基因型共有$\\rm 9$种
","实验$\\rm 1$中甲的基因型是$\\rm AAZ^{d}w$,乙的基因型是$\\rm aaZ^{D}Z^{D}$
","实验$\\rm 1$子代有斑纹雄性个体与实验$\\rm 2$子代无斑纹雌性个体杂交,后代有斑纹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rm \\dfrac{1}{6}$
"]鸟类、鳞翅目昆虫、部分两栖类和爬行类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rm ZW$型,此类性别决定的特点是雌性个体细胞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rm ZW$,雄性个体细胞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rm ZZ$。
$\rm A$、由题意可知,昆虫体表有无斑纹受两对等位基因$\rm A/a$和$\rm D/d$的控制,甲、乙两个是纯合品种,均为无斑纹,实验$\rm 1$后代均为有斑纹,说明当基因$\rm A$、$\rm D$同时存在时表现为有斑纹,基因$\rm A$和$\rm D$只有一个存在时表现为无斑纹;由实验$\rm 2$可知,子代有无斑纹与性别相关联,不符合常染色体遗传的特点,故基因$\rm D/d$在$\rm Z$染色体上,不在常染色体上,$\rm A$错误;
$\rm B$、基因$\rm A/a$位于常染色体上,基因$\rm D/d$位于$\rm Z$染色体上,雌性中有$\rm 3\times 2=6$种基因型,雄性有$\rm 3\times 4=12$种基因型,故该昆虫种群中有关体表斑纹的基因型共有$\rm 18$种,$\rm B$错误;
$\rm C$、杂交实验$\rm 1$中,甲(父本)$\rm \times $乙(母本),$\rm F_{1}$均为有斑纹,甲的基因型是$\rm aaZ^{D}Z^{D}$,乙的基因型是$\rm AAZ^{d}W$,$\rm C$错误;
$\rm D$、杂交实验$\rm 1$子代中的有斑纹雄性个体($\rm AaZ^{D}Z^{d}$)与杂交实验$\rm 2$子代中的无斑纹雌性个体($\rm AaZ^{d}W$)杂交,后代有斑纹个体中纯合子比例为$\rm \dfrac{1}{3}$$\rm \times $$\rm \dfrac{1}{2}$$\rm =\dfrac{1}{6}$;$\rm D$正确。
故选:$\rm D$。
高中 |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