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海洋生态学家将“螃蟹生态型”玉黍螺(壳厚、壳口窄)引入到科斯特群岛强浪环境中,$\rm 30$年后其壳形逐渐趋近“海浪生态型”(壳薄、壳口宽)。这一现象说明$\rm (\qquad)$
环境直接诱导了玉黍螺壳形的改变
","自然选择保留并积累了适应强浪的变异
","两种生态型的玉黍螺是同一物种
","地理隔离是导致壳形差异的主要原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rm A$、环境是通过自然选择作用于玉黍螺的变异,而不是直接诱导壳形改变,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rm A$错误;
$\rm B$、将 “螃蟹生态型” 玉黍螺引入强浪环境中,$\rm 30$ 年后壳形逐渐趋近 “海浪生态型”,这是因为在强浪环境下,壳薄、壳口宽这种适应强浪的变异被自然选择保留下来,并逐渐积累,$\rm B$正确;
$\rm C$、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环境对玉黍螺壳形的影响,并没有足够信息表明两种生态型的玉黍螺是同一物种,$\rm C$错误;
$\rm D$、题中是将一种生态型的玉黍螺引入到新环境中发生了壳形的变化,不是地理隔离导致的壳形差异,$\rm D$错误。
故选:$\rm B$。
高中 |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