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葡萄与爬山虎是葡萄科的两种常见植物。将二倍体爬山虎的花粉涂抹在未受粉的二倍体葡萄柱头上,再将所结的葡萄种子种下,即可得到结无籽葡萄的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m (\qquad)$
爬山虎与葡萄杂交可结种子,因此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
","经上述方式所得到的无籽葡萄的果肉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
","上述无籽葡萄经无性繁殖产生的植株在自然条件下结有籽果实
","相比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使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变慢
"]隔离:1、定义:隔离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生物不能自由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2、隔离主要分为地理隔离与生殖隔离两类:(1)地理隔离是指生物的种群之间由于地理环境的阻隔,不能相互交配繁殖产生后代的现象;(2)生殖隔离是指在自然条件下,由于生物之间不能交配或者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的现象。生物之间无法交配,不能完成受精或杂种不活、杂种不育等都属于生殖隔离。
$\rm A$、生殖隔离是指两种生物在自然条件下不能交配,或者即使交配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以维持其种群。依据题意“将二倍体爬山虎的花粉涂抹在未受粉的二倍体葡萄柱头上,再将所结的葡萄种子种下,即可得到结无籽葡萄的植株”,即二者的后代不可育,以葡萄和爬山虎之间存在生殖隔离,$\rm A$错误;
$\rm B$、无子葡萄的果肉细胞是由母本子房壁细胞经有丝分裂和分化形成,而母本葡萄是二倍体,其受精卵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因此,所得到的无籽葡萄的果肉细胞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rm B$正确;
$\rm C$、上述无籽葡萄是通过有性生殖得到的,但其本身是无籽的。如果这种无籽葡萄通过无性繁殖产生植株,这些植株的遗传信息将与无籽葡萄完全相同,因此它们也将是无籽的。所以,在自然条件下,这些无性繁殖产生的植株不会结有籽果实,$\rm C$错误;
$\rm D$、有性生殖通过基因重组增加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这使得后代更能适应多变的环境。当环境发生变化时,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容易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从而推动生物进化。相比之下,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遗传信息与亲本完全相同,缺乏遗传多样性,因此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较弱。所以,相比无性生殖,有性生殖使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rm D$错误。
故选:$\rm B$。
高中 |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