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rm 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修饰途径之一,它主要发生在$\rm DNA$分子中的胞嘧啶上。$\rm DNA$甲基化可调控基因的活性,即$\rm DNA$甲基化会抑制基因表达,非甲基化使基因正常表达。据此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rm (\qquad)$
$\\rm DNA$甲基化不改变$\\rm DNA$分子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可遗传给后代
","骨骼肌细胞中,呼吸酶基因处于非甲基化状态
","$\\rm DNA$分子结构稳定性越差,越易发生$\\rm DNA$甲基化
","基因高度甲基化后其表达被抑制的原因可能是$\\rm DNA$聚合酶不能与该基因结合
"]$\rm DNA$甲基化是$\rm 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rm DNA$序列的前提下,改变遗传表现。所谓$\rm DNA$甲基化是指在$\rm 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组$\rm 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rm 5$'碳位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
$\rm A$、甲基化的基因其碱基序列不会发生改变,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可遗传给后代,$\rm A$错误;
$\rm B$、骨骼肌细胞需要大量的能量,细胞呼吸强度大,呼吸酶基因正常表达,处于非甲基化状态,$\rm B$正确;
$\rm C$、$\rm DNA$甲基化是指在$\rm DNA$甲基化转移酶的作用下,在基因组$\rm CpG$二核苷酸的胞嘧啶$\rm 5$'碳位共价键结合一个甲基基团,即$\rm DNA$分子结构与发生$\rm DNA$甲基化关系不大,$\rm C$错误;
$\rm D$、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m RNA$聚合酶相结合,故无法转录形成$\rm 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的蛋白质,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rm D$错误。
故选:$\rm B$。
高中 |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