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
1945年春,美国国务院仍在研究将萨尔与莱茵河西岸领土割让给法国的可行性,但到波茨坦会议时,美国决策层已倾向把严惩和肢解德国的政策调整为扶植并保存德国的方针。美国对德政策的变化主要是基于( )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逐渐破裂
","法德关系逐渐走向和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基本结束
","德国法西斯势力己瓦解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45年春(世界)。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期美苏在战后安排上有分歧,德国投降后,共同敌人消失,双方矛盾凸显,如东欧问题。美国为对抗苏联、维护自身利益与资本主义阵营,决定扶植德国,这是政策变化主因。A项正确;
法德和解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1945 年时法德矛盾仍突出,不是美国调整对德政策的原因,排除B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基本结束,这只是政策调整的背景,不是主因。若无美苏关系变化,美国可能仍会严惩德国以防止其再次威胁和平,排除C项;
德国法西斯势力瓦解不能直接促使美国改变对德政策,美国政策转变主要基于全球战略布局及与苏联的竞争。排除D项。
故选A项。
高中 | 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