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下列言论共同反映了(        )

出处言论
《论语·宪问》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贞观政要》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明夷待访录》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

君民共治的社会理想

","

民本主义的政治意识

","

以人为本的儒家精髓

","

天下为公的文化传统

"]
[["C"]]

根据材料可知,《论语》中的“修己以安百姓”,《离骚》中的“哀民生之多艰”,《贞观政要》中的“天子有道则人推,无道则人弃”,以及《明夷待访录》中的“天下为主,君为客”,都彰显了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C项正确;

材料言论共同反映了以人为本的儒家精髓,四则材料并没有涉及“君民共治”的理想,排除A项;

战国时期的屈原不属于儒家学派,排除B项;

D项“天下为公”不等于“以民为本”,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项。

故选C项。

高中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