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辛亥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简介

这是一部政治幻想小说。梁启超从当时情况出发幻想了一部未来中国民族复兴的历史。小说采用倒叙方式,想象了1962年中国维新50年庆典,上海举行大博览会,英国皇帝、皇后,日本皇帝、皇后,俄国大统领及夫人,菲律宾大统领及夫人,匈加利大统领及夫人,亲临致祝,

齐聚中国首都南京。小说借一位老先生之口讲述"中国近六十年史"(幻想的历史),叙述了以"黄克强""李去病"(均为小说人物)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游历欧洲寻求救亡之路,回国后改良社会,抵御列强的事迹。以下为梁启超幻想的"中国近六十年史目录"∶

第一部分∶预备时代——从联军破北京时起,至广东自治时止。

第二部分:分治时代——从南方各省自治时起,至全国国会开设时止。

第三部分∶统一时代——从第一次大统领罗在田君就任时起,至第二次大统领黄克强君满任时止。

第四部分∶殖产时代——从第三次黄克强君复任统领时起,至第五次大统领陈法尧君满任时止。

第五部分∶外竞时代——从中俄战争时起,至亚洲各国同盟会成立时止。

第六部分∶雄飞时代——从句加利会议后以迄今日(指幻想中的1962年)。

—该小说1902~1903年在《新小说》连载

请为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撰写一篇简短的书评。(说明∶考生须从历史研究角度撰写书评;标题自拟;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

示例:

观点:该书情节与近代中国的民族救亡主题密切相关,体现出作者浓厚的民族主义观念。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深重了,民族救亡成为时代的迫切所需。因此,小说突出了主人公寻求救亡之路,改良社会并抵御列强的事迹。20世纪初期,民主英命思想逐渐传播,兴中会等革命团体兴起,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因此小说幻想出了南方各省脱离清政府自治,以及开设国会并推选中国大统领等情节,体现出先进知识分子寻求民主共和,使中国走上民族解放与富强之路的期盼。

综上所述,一定的价值观念是特定社会环境下的产物,《新中国未来记》体现了近代中国民族救亡的时代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

"]]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预备时代——从联军破北京时起,至广东自治时止”“分治时代——从南方各省自治时起,至全国国会开设时止”可拟定论点为该书情节与近代中国的民族救亡主题密切相关,体现出作者浓厚的民族主义观念。关于阐释可从近代以来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探索及时代痕迹对小说创作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高中 |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20世纪初,立宪派认为:“立宪政体,其道齐而奠定之也以法律。故法律者,宪政之精神,而立宪国民养成人格之元素也。”立宪派所说的法律,并非中国的旧法律,而是立宪国之法律。立宪派意在(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清政府牵头主导参加了1904年圣路易斯、1905年黎业斯博览会……而且仿照日本,积极在各地官办各种劝业会。到了民国,中国不仅积极参加了博览会,还在各地官办、民办了大量的国货展览会。这些措施旨在(        ) 下表为1872—1911年我国商办、官办、官商合办企业发展概况。这反映出当时(        ) 1901年以后,全国各地相继出现不同形式的女子学校。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规定“家庭教育包括女学”。1907年,清政府学部奏设女学,拟定《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这表明(        ) 清末,梁启超与谭嗣同等曾将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节钞”送人。革命党人陈天华认为,《明夷待访录》“虽不及《社会契约论》之完备,民约之理,却已包含在内”。该书的《原君》《原臣》还曾被用作兴中会的宣传品。这说明当时(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