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表1为武则天、唐玄宗时期河北地区主要军镇情况统计表(部分)。这反映出(        )

表1

军名所在地同郡名《通典》兵数《通典》马匹数设置时间
清夷军妫州城内妫川郡10000300垂拱二年(686年)
经略军通州城内范阳郡300005400延载元年(694年)
威武军檀州城内密云郡10000300大足元年(701年)
怀柔军蔚州界兴唐郡  先天元年(712年)
平卢军营州城内柳城郡160004200开元五年(717年)
静塞军蓟州城内渔阳郡11000500开元十九年(731年)
卢龙军平州城内北平郡10000500天宝二年(743年)
["

朝廷注重加强边防

","

藩镇势力威胁中央

","

外重内轻局面出现

","

国家版图不断扩大

"]
[["A"]]

从表中可见,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在河北地区设置多个军镇并配备大量兵力和马匹,这表明朝廷通过在边境地区部署军事力量的方式加强对边防的重视和防御,故选A项;

藩镇割据威胁中央始于安史之乱后(755年),而题干军镇均设置于安史之乱前,属正常边防体系,排除B项;

外重内轻局面形成于天宝年间节度使集权后,材料仅反映局部边防兵力,无法证明全国兵力失衡,排除C项;

军镇属防御性军事部署,未体现领土扩张,且材料无新辟疆域信息,排除D项。

高中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唐代在包含“西山诸羌”在内的巴蜀之地设置了数以百计的羁縻府州,并将当地羌族和其他少数民族部落的男子征募为兵,当地少数民族士兵数量维持在3万到6万之间。这些做法(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唐律规定,诸王国府中,均设长史一人掌统府僚、纲纪职务。在渤海都督府内,同样设有长史,且其地位颇高,列于副王之下,居于百官之上。这一设置(        ) 武则天当政时,要求县令既要精熟儒家经典,还要熟悉朝廷典章制度和法令法规,熟悉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施政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并能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提出对策;玄宗则敕令规定缺乏实际工作历练的年少者,不得出任作为亲民之官的县令。这体现出当时(        ) 表2所示为不同史籍关于“玄武门之变”的记载。据此推断最合理的是(        ) 唐代《通典》载,剑南道(今四川)承袭汉代锦官制度,“蜀锦”纹样技艺冠绝天下。开元年间,岁贡锦缎十万匹至长安,供宫廷与百官之用,时称“扬一益二”,益州(成都)丝织贡赋占天下三分之一,所产多经蜀道北运。这反映出唐代(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