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命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帅陇右、河西及突厥阿布思兵,益以朔方、河东兵,凡六万三千”,攻取了吐蕃石堡城。哥舒翰也因此“拜特进、鸿胪员外卿,与一子五品官,赐物千匹、庄宅各一所,加摄御史大夫”。这体现出当时( )
节度使身兼军事与监察两权
","官员晋升依赖于军功多寡
","边疆藩镇割据的形势较严重
","军镇的设置利于边疆安定
"]材料中哥舒翰作为陇右节度使,统率多镇兵力攻取吐蕃石堡城,因战功受封御史大夫等职,反映出军镇在边疆防御中发挥实效,石堡城地处唐蕃边境要冲,此战胜利巩固了唐朝西北边防,印证军镇设置对边疆安定的积极作用,故选D项;
节度使虽加授御史大夫衔,但监察权属临时加职,其核心职权仍是军事统辖,不能视为常规制度,排除A项;
哥舒翰因军功晋升是特例,唐朝官员选拔以科举、门荫为主,军功仅为途径之一,无法说明晋升“依赖”军功,排除B项;
天宝八年(749年)安史之乱尚未爆发,节度使仍听命于中央,哥舒翰受调遣攻吐蕃正是中央权威的体现,此时藩镇割据尚未形成,排除C项。
高中 | 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