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说:“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和主观运动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黑格尔认为东方的文明是古老的,同时也是停滞的。……我们认为,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的实质,恰恰在于其所具有的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能力。中国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曾经阅历了无数惊涛骇浪,期间有过许多光辉灿烂的时期,也有过不少风雨如晦的朝夕。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在于它历经危机而未消残壮志,在于它屡经考验而能活泼地生存下来。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导论》
根据材料,围绕中国文明的发展自拟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示例:
论题:中国文明的传承与创新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社会出现大变革,秦朝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创新了政治制度,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促进了国家的巩固和统一。汉承秦制,设立中外朝和刺史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隋唐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保证皇权有效运行,在继承前朝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汉代董仲舒为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大一统思想为基础,融合道、法和阴阳五行家等诸家思想,形成了汉代新儒学,儒学成为主流思想。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削弱,为了加强政治和思想统治,克服儒学自身的理论弱点,面对佛道挑战,宋代理学家做出了又一次理论创新,形成了理学。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儒学在自我批判和创新中,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
总之,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文明总是在传承创新中前行,并创造了更加辉煌的文明。
"]]本题为评论解说题。时空为古代中国。首先,根据材料“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的实质,恰恰在于其所具有的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能力”可确定论题:中国文明的传承与创新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其次,结合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进行阐述,根据材料“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的实质,恰恰在于其所具有的不断的自我更新、自我代谢的能力”并结合所学可知,如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社会出现大变革,秦朝适应社会变革的要求;汉承秦制,设立中外朝和刺史制度,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隋唐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削弱相权;汉代董仲舒为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以大一统思想为基础等;根据材料“中国文明发展的连续性在于它历经危机而未消残壮志,在于它屡经考验而能活泼地生存下来”可知,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削弱;面对佛道挑战,宋代理学家做出了又一次理论创新;明清之际,儒学在自我批判和创新中,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等。最后,进行总结概括,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文明总是在传承创新中前行,并创造了更加辉煌的文明。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