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政治制度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76年,王韬和传教士傅兰雅等人筹建主持了近代新型学府——上海格致书院,以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书院创立考课制度,“出西事论题,微博请华士论著”。将题目登载在《申报》,应试者邮寄征文,由书院评定等级,发给奖金,并将优秀文章集中刊登出版。从1886年至1894年,累计获奖2090人次,刊出优秀文章345篇,应征士子来自江苏、浙江、广东等十个省区。

格致书院考课命题节选(1886-1894年)

时间题目命题与鉴定人官职身份
1886年中国创设海军议薛福成出使英法大臣
1887年轮船电报二事应如何剔弊方能持久论盛宣怀轮船招商局督办
1888年近日北边防务轻重缓急何在论胡芸楣广西按察使
1889年印度与中国在国际茶叶市场上的竞争问题李鸿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890年中国制造金银货币问题吴福茨宁绍台道
1891年物体凝流二质论刘坤一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
1892年德奥合纵与俄法连横论李鸿章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893年中国能开议院否郑观应招商局总办
1894年紧备水军直捣东瀛议刘麒祥苏松太道

——摘编整理自微博

根据上述材料信息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进行论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观点,观点合理正确,论述须有史实依据)

[["

示例:

论点:民族危机加深助推社会变革

阐释:19世纪60年代,伴随着列强侵华的加剧,近代先进中国人在中国兴起了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来维护自身统治。洋务运动以自强为口号,率先创办一系列军事工业,助推了军队的近代化,在后期,为了解决资金、原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又相继创办了一系列的民用工业。因此1886年及1887年的格致书院考课命题与海军及轮船电报之事相关。20世纪80年代,中法战争后,列强环伺中国,周边局势恶化,其中沙俄对中国虎视眈眈,因此1888年的格致书院考课命题是近日北边防务轻重缓急何在论。伴随着近代中国人对西方国家的认识的深入及民族危机的加深,到19世纪90年代,一些先进中国人提出政治改革及抵御日本侵略的主张,因此19世纪90年代的格致书院考课命题与政治改革及抵抗日本侵略有关。

"]]

本题通过上海格致书院的考课制度考查中国近代思想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也关联近代历史重大事件如洋务运动、甲午战争、维新思想、西学东渐。考生需要充分提取材料信息,例如格致书院的创办、课艺试题内容、命题鉴定人及其身份、考课活动的影响,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高中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据统计,1843~1860年间,通商口岸共出现了434部西方作品的译本,其中约四分之三为宣传基督教的作品,其余大部分是科学著作。1860~1900年间,有关西方作品的数量激增,在约555部翻译作品中,有387部科学和技术作品,有123部作品的主题可归类为人文和社会科学。这一变化缘于(        ) 1920 年2月浙江爆发的“一师风潮”,缘起于浙江教育厅不顾学生反对撤换第一师范学校校长经亨颐一事。经亨颐主张改革国文课教学,支持传播新思想,创办进步刊物,成为浙江“主持文化运动的中心人物”  4月17日,“一师风潮”终以学生的胜利而告终,全校复课。这表明当时的浙江地区(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针对晚清列强环同的危局,同样心系富强的“清流派”代表张佩纶,专注于从《管子》中进行学术探索,提出“以政教言之,言自强者无非西法是尚,求其能通古今利害以自强者,无有也”。他既认为“欲求坚甲利兵……则必以炼铁为第一要义”,又着力发《管子》中的“牧民”之意,认为富国之术“虽通鱼盐之利,而实重仓廪之储”。以下对张佩纶思想解读不正确的是(        ) 19世纪90年代之前,中国知识界对“民主”概念多半囿于介绍而缺乏认同感,“民主”一词在文献中数量不多(        ) 陈独秀曾说:“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陈独秀持此主张,直接目的是(        )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