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政治制度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1922年,美、日、英、法、中等九国组成了“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委员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20世纪将是太平洋时代”的说法盛行一时。1925年6月,美国邀请澳、加、中、日等环太平洋国家、地区代表在檀香山成立“太平洋国际学会”,以定期讨论移民、外交、经济、种族、文化等问题。学会经费除会员国捐助外,还有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每年5万美元的资助。同年8月,余日章等人在上海成立“太平洋国际学会中国分会”,掀起了第一次“太平洋热”,并在“太平洋国际协会”的资助下,相继出版了《满洲问题《在华外侨之地位》《上海租界问题》《中国经济建设中之财政》《太平洋问题之过去、现在与将来》等。

材料二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GDP跃居世界第二位,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继日本后成为亚洲的“新兴工业经济体”。20世纪70年代,日本提出在维持日美合作体制的同时,必须联合澳、新、东盟等太平洋国家,建立一个“太平洋共同体”,此后,美、韩、澳等环·太平洋国家和英、法、意等西欧国家也纷纷开展与太平洋相关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太平洋热”在国内掀起热潮,学者周谷城等发起成立了“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以长期研究“太平洋自然科学史和中国海洋科学史”“太平洋人类史”“太平洋经济史”“太平洋社会史”等十个内容。该学会指出:“太平洋在世界事务中的支配地位日趋显著,与我国建设事业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开展对于太平洋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经成为从事太平洋研究的广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的迫切任务。”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红菊《20世纪我国的两次“太平洋热”》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20~30年代我国“太平洋热”兴起的原因。

[["

原因:西方列强在太平洋竞争的加剧;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西方相关组织和国内学者的推动。

"]]

本题是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20至30年代的中国。由材料“1921 ~ 1922 年,美、日、英、法、中等九国组成了‘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委员会’,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0 世纪将是太平洋时代’的说法盛行一时。”及所学可得出西方列强在太平洋竞争的加剧;由材料“太平洋国际学会”“余日章等人在上海成立‘太平洋国际学会中国分会’,掀起了第一次‘太平洋热’”可得出西方相关组织和国内学者的推动;由材料“相继出版了《满洲问题《在华外侨之地位》《上海租界问题》《中国经济建设中之财政》《太平洋问题之过去、现在与将来》等。”及所学可得出救亡图存的现实需要。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世纪20~30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我国“太平洋”热的异同。

[["

同:都是由外而内引发;内外结合,研究范围多元;都成立了相关的学术组织。异:前者主要受现实政治影响,后者则由于国际经济变动;前者学术组织深受西方列强影响,后者则是完全独立自主;前者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后者则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20世纪20、30年代与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同:由材料“余日章等人在上海成立‘太平洋国际学会中国分会’,掀起了第一次‘太平洋热’”“20世纪80年代中期,‘太平洋热’在国内掀起热潮”可得出都是由外而内引发;由材料“远东和太平洋问题委员会”“太平洋国际学会”“以定期讨论移民、外交、经济、种族、文化等问题”“太平洋国际学会中国分会”“太平洋自然科学史和中国海洋科学史”“太平洋人类史”“太平洋经济史”“太平洋社会史”可得出内外结合,研究范围多元;都成立了相关的学术组织。异:由材料“《满洲问题《在华外侨之地位》《上海租界问题》《中国经济建设中之财政》《太平洋问题之过去、现在与将来》”“ 20世纪60、70年代,日本GDP跃居世界第二位,韩国、新加坡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继日本后成为亚洲的‘新兴工业经济体’。”及所学可得出前者主要受现实政治影响,后者则由于国际经济变动;由材料“余日章等人在上海成立‘太平洋国际学会中国分会’,掀起了第一次‘太平洋热’,并在“太平洋国际协会”的资助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太平洋热’在国内掀起热潮,学者周谷城等发起成立了‘中国太平洋历史学会’”及所学可得出前者学术组织深受西方列强影响,后者则是完全独立自主;由材料“《满洲问题《在华外侨之地位》《上海租界问题》《中国经济建设中之财政》《太平洋问题之过去、现在与将来》”“太平洋在世界事务中的支配地位日趋显著,与我国建设事业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开展对于太平洋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经成为从事太平洋研究的广大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的迫切任务”及所学可得出前者以救亡图存为目的,后者则是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高中 | 中国近代的改革探索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