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期的一部重要典籍,由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撰。在哲学观上,它提倡法天地、顺自然;在政治观上,它希望用战争手段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又认为应当爱民,实行德政,任用贤人,强调“宗庙之本在于民”。这表明《吕氏春秋》( )
以儒家的民本思想为核心
","为统一后的秦朝所沿用
","对诸子之学进行全盘吸收
","集百家之长求治国良方
"]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末期(中国)。根据材料“法天地、顺自然”“用战争手段建立中央集权国家”“爱民,实行德政,任用贤人”并结合所学可知,《吕氏春秋》体现了道家的哲学观、法家与儒家相结合的政治观,其综合了各家学说,即“集百家之长求治国良方”,D项正确;
材料中儒家思想仅是其中一部分,并非“核心”,排除A项;
秦朝建立后重视采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并未采用《吕氏春秋》的治国主张,排除B项;
《吕氏春秋》对百家思想进行了筛选整合,并非不加选择地全盘吸收,排除C项。
故选D项。
高中 |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