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因数的实验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 研究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因数的实验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1

第三章 相互作用

3.3 摩擦力

研究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因数的实验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quad\ \ \ \ )$

["

实验前,应在竖直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调零

","

实验前须调节桌面水平

","

实验时,需将木板匀速向右拉出

","

实验时,可将木板向右加速拉出

"]
[["BD"]]

$\rm A$.实验前,应在水平方向对弹簧测力计调零,减小读数误差,故$\rm A$错误;

$\rm B$.实验调节桌面水平使得正压力等于重力,便于获得正压力,故$\rm B$正确;

$\rm CD$.不管木板如何运动,木块都是处于平衡状态,即细线的拉力都等于摩擦力,所以没有必要一定要匀速拉出木板,故$\rm C$错误$\rm D$正确。

故选:$\rm BD$

由于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不能忽略,会导致动摩擦因数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无影响"]]

缓慢向右拉动水平放置的木板,当滑块和砝码相对桌面静止且木板仍在继续滑动时,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因此木板与桌面间的摩擦力对滑块摩擦力的测量无影响。

选取若干质量均为$50\;\rm g$的砝码,每次往滑块上添加一个砝码,正确操作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示数和砝码数量。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砝码个数$n$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取$9.8\;\rm m/s^{2}$,则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0.80$"]]

弹簧测力计示数等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F=f=\mu nmg+\mu Mg$

结合题图乙$F-n$图像中斜率为$k=\mu mg=\dfrac{3.75-1.40}{6}\;\text{N}=0.39\;\rm \text{N}$

解得$\mu =0.80$

| 研究摩擦力或滑动摩擦因数的实验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木块的加速度。首先将木板倾斜固定在水平面上,木板抬起一定的角度,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木板底端,将纸带一端固定在木块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接通电源,给木块一沿木板向上的初速度,在木块运动到最高处前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测得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已知纸带上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的频率为。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如下: 小明同学为测量某运动鞋鞋底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选择长木板、棉布、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某实验小组做了测量木质滑块与橡胶皮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所用器材如下:钉有橡胶皮的长木板、质量为的木质滑块(含挂钩)、细线、定滑轮、弹簧测力计、慢速电机以及砝码若干。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某小组的同学通过探讨设计了一套方案来测量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将足够长的木板固定在水平面上,固定有遮光条的滑块从光电门的右侧以某初速度向左运动,经过一段时间滑块静止在光电门的左侧某位置,测出遮光条经过光电门时的遮光时间和滑块静止时遮光条到光电门的距离,改变滑块的初速度,重复以上操作,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