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能量守恒定律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能量守恒定律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修3-3

第十章 热力学定律

10.3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某同学使用数码小车研究碰撞过程,实验装置如图甲。两材质完全相同的数码小车$1$$2$置于水平长直轨道上,小车质量$m_{1}=0.30\;\rm kg$$m_{2}=0.20\;\rm kg$,小车$1$前方固定有轻质弹簧,以一定的速度撞击原本静止在轨道上的小车$2$,测得一段时间内里两车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v − t$图像,各时刻小车的速度值标示如图乙。该同学由图判断两车发生碰撞的时间段约为$0.01\;\rm s$$0.05\;\rm s$,不计空气阻力。

碰撞过程中,两车间的相互作用力$(\quad\ \ \ \ )$

["

保持不变

","

持续增大

","

先增大后减小

","

先减小后增大

"]
[["C"]]

$v − t$图像可知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两车间的相互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故选:$\rm C$

碰撞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最大值最接近$(\quad\ \ \ \ )$

["

$0.007\\;\\rm J$

","

$0.018\\;\\rm J$

","

$0.025\\;\\rm J$

","

$0.050\\;\\rm J$

"]
[["D"]]

由图$2$可知两车共速的速度约为$0.350\;\rm m/s$,小车$1$初始速度为$0.610\;\rm m/s$,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有$\Delta E_{\rm p}=\dfrac{1}{2}m_{1}v_{0}^{2}- \dfrac{1}{2}(m_{1}+m_{2})v^{2}$

代入数据解得$\Delta E_{\rm p}=0.025\;\rm J$

故选:$\rm C$

(计算)该同学对实验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发现碰撞过程中两车动量之和实际在不断减少,他认为是轨道对车的摩擦力引起的。求碰撞过程中小车$1$受到的平均摩擦力大小;

[["

$0.3\\;\\rm N$

"]]

碰撞过程中两车总动量变化$\Delta p_{总}=(m_{1}v_{1}'+m_{2}v_{2}')− (m_{1}v_{1}+m_{2}v_{2})$

解得$\Delta p_{总}=-0.02\;\rm kg ⋅ m/s$

其中碰撞时间$\Delta t=0.04\;\rm s$

碰撞过程中摩擦力对两车总冲量$I_{总}=I_{f1}+I_{f2}=f_{1}\Delta t+f_{2}\Delta t=\Delta p_{总}$

摩擦力$f=\mu N=\mu mg$

所以$f_{1}:f_{2}=m_{1}:m_{2}=3:2$

代入可得$f_{1}=-0.3\;\rm N$

故碰撞过程中小车$1$受到的平均摩擦力大小为$0.3\;\rm N$

若质量为$m_{1}$$m_{2}$的两个小车在一水平轨道上发生碰撞,其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碰撞时间很短,可忽略不计。

①(计算)$m_{1}$$m_{2}$的比值;

②(论证)两个物体的碰撞是弹性碰撞还是非弹性碰撞?

[["

$m_{1}$$m_{2}$的比值为$\\dfrac{1}{3}$;②两小车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

①对两小车所构成的系统,碰撞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沿碰撞方向外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有$m_{1}v_{10}+m_{2}v_{20}=m_{1}v_{1}+m_{2}v_{2}$

其中$v=\dfrac{\Delta x}{\Delta t}$

由图$v_{10}=4\;\rm m/s$$v_{20}=0$$v_{1}=-2\;\rm m/s$$v_{2}=2\;\rm m/s$

可得$\dfrac{m_{1}}{m_{2}}=\dfrac{1}{3}$

②碰撞前后动量和动能都不变的碰撞称为弹性碰撞。对两小车所构成的系统,碰撞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沿碰撞方向外力为零,碰撞前后系统动量变化$\Delta p=0$

碰撞前后系统动能变化$\Delta E_{\rm{k}}=\dfrac{1}{2}m_{1}v_{10}^{2}+\dfrac{1}{2}m_{2}v_{20}^{2}-\dfrac{1}{2}m_{1}v_{1}^{2}-\dfrac{1}{2}m_{2}v_{2}^{2}$

代入数据解得$\Delta E_{\rm k}=0$

故两小车的碰撞是弹性碰撞。

高中 | 能量守恒定律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在光滑水平面上放有一质量为的小车,一质量为的小球用长为的轻质细线悬挂于小车顶端。现从图中位置(细线伸直且水平)同时由静止释放小球和小车,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的速度为。从释放到小球达最低点过程中,细线对小球做的功为。从释放开始小车离开初位置的最大距离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如图所示,一个电容为的平行板电容器与恒压电源相连,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长度为,极板间距离也为。一电荷量为、质量为的粒子以平行于极板的速度贴近上极板从左侧进入电场,恰好能从两极板间的中点射出。不计粒子所受重力,忽略电容器两极板的边缘效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图,质量的圆环套在光滑水平轨道上,质量的小球通过长的轻绳与圆环连接。现将细绳拉直,且与平行,小球以竖直向下的初速度开始运动,重力加速度。则 如图所示,虚线、、、为足够大的匀强电场中的一组等差等势面,其中等势面的电势为,一电子仅受电场力的作用,以速度进入电场区域,速度方向与等势面成角。电子经过等势面、时的动能分别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空间存在足够大的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绝缘的曲面轨道处于匀强电场中,曲面上有一带电金属块在力的作用下沿曲面向上移动。已知金属块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力做功,金属块克服静电力做功,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重力势能改变了,则 如图中虚线所示为静电场中的等势面、、、,相邻的等势面之间的电势差相等,其中等势面的电势为。一带正电的点电荷在静电力的作用下运动,经过、点时的动能分别为和。当这一点电荷运动到某一位置,其电势能变为,它的动能应为(不计重力和空气阻力)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