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 病句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语言文字应用
语言积累
病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日,一则关于“水稻上山”的视频在互联网广为传播,大意是某地开展的“水稻上山”项目,暴雨将梯田冲毁了。与此同时,有文章称,“水稻上山”本质是一种毁林造田的形式主义,文章配有土地荒芜、泥石流泛滥、“推平大山变良田”等图片。发布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一时间, A 。
①针对人们对“毁林造田”的怀疑,②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正面回应称,③“水稻上山”需要一定条件,④且在推广的地方本来就有梯田,⑤并非是专门开山毁林造出来的;⑥在丘陵山区对符合条件的耕地进行高标准农田建设,⑦是受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
另外, B 经核实是移花接木,与真实的“水稻上山”项目并无关系。比如,流传最多的那张图片原来是2018年云南某地的土地整治项目施工场景。
至此,“水稻上山”舆论闹剧逐渐收场。我们应该反思, C 与这场舆论闹剧密不可分。
很多时候我们的科普力度不足,有时高高在上,有时晦涩艰深,有时又过于低调,不仅错失了给公众科学普及的良机,也给了流量投机者空子可钻,科普工作“走下山”正当其时。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A“水稻上山”成为舆论焦点;B网上流传的很多图片、视频;C有效科普的缺失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语境是说一则关于“水稻上山”的视频在互联网广为传播,由“发布后阅读量迅速突破‘10万+’”可知,这则视频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热点,可填:“水稻上山”成为舆论焦点;
B由后面的例子可知,“经核实是移花接木”的所指,应该是网上流传的那些图片和视频,可填:网上流传的很多图片、视频;
C由后面“很多时候我们的科普力度不足”可知,我们应该“反思”的是我们的科普力度不足,没有跟上,才让这场闹剧上演,可填:有效科普的缺失。
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语句①可修改为:针对人们对“毁林造田”的质疑。语句⑤可修改为:并非(不是)专门开山毁林造出来的。语句⑦可修改为:是由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语句①,“针对”“怀疑”搭配不当,可修改为:针对人们对“毁林造田”的质疑。
语句⑤,成分赘余,“非”就是“不是”,后面不能再有“是”,可修改为:并非(不是)专门开山毁林造出来的。
语句⑦,“受……决定的”句式杂糅,应该是“由……决定的”,可修改为:是由现实国情农情决定的。
| 病句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