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 思想情感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古诗文阅读
诗歌鉴赏
思想情感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独不见
[唐]沈佺期
卢家少妇郁金堂,海燕双栖玳瑁①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②北音书断,丹凤城③南秋夜长。
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④!
【注】①玳瑁:一种海龟,龟甲类观,可作装饰品。②白狼河:今辽宁省境内之大凌河。③丹凤城:此指长安。④流黄:黄紫色相间的丝织品,此指帷帐。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首句中的“郁金堂”“玳瑁梁”,主要是为了表现卢家少妇这高贵人家的富丽堂皇。
","“白狼河”照应“十年征戍”,“丹凤城”照应“九月寒砧”,诗作前后联衔接自然
","“催”字用语新奇,写出频频捣衣声催促木叶凋落的视听感,突出了少妇的心理感受。
","以女主人公的视角,从小的侧面反映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疾苦,寄予了诗人的同情。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A.“表现卢家少妇这高贵人家的富丽堂皇”错,开头两句以重彩浓笔夸张地描绘女主人公闺房之美,借以烘托卢家少妇的孤独寂寞。
故选A。
本诗最后一联与《春江花月夜》中“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一联,都用明月来表现女主人公的情感,结合诗句对此加以分析。
①“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写月亮的清辉洒遍玉户帘中、捣衣砧上,挥之不去。借写月光的无处不在、挥之不去,以月喻愁,抒发思妇难以排遣的相思之愁。
②“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写卢家少妇的愁绪无人可见,只有明月空照帷帐,格外皎洁。借写月色渲染了孤寂的氛围,烘托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悲苦。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将“月”拟人化,它要和思妇做伴,为她解愁,因而把柔和的月光洒在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她想赶走这恼人的月色,可是月色“卷不去”“拂还来”。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又是思妇绵绵不断的相思,以月喻愁,生动地表现出思妇相思的惆怅。
本诗“谁谓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意思是,是谁使人满怀愁绪难见亲人,偏偏还让那月光空照帷帐。女主人公愁苦已极,她不胜其愁而迁怒于明月,以“月照流黄”渲染了孤寂的氛围,烘托“含愁独不见”的愁绪。
| 思想情感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