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情感题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 思想情感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古诗文阅读

诗歌鉴赏

思想情感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枯棕$^【$$^1$$^】$

杜 甫

蜀门多棕榈,高者十八九。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

徒布如云叶,青青岁寒后。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

伤时苦军乏,一物官尽取。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

有同枯棕木,使我沉叹久。死者即已休,生者何自守?

啾啾黄雀啅$^【$$^2$$^】$,侧见寒蓬走。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

注释:【1】本诗写作时,安史之乱尚未平息,百姓负担沉重。【2】啅(zhuó):同“啄”。又作鸟雀叫声,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的一项是(        )

["

蜀中棕榈高大、种植广,然而因被人过分取用,所以境况堪忧。

","

棕榈在岁寒之后还能保持青色,说明它耐寒、生命力比较顽强。

","

连年战乱,百姓生活艰难,流离失所,只能像蒲柳一样苟且偷生。

","

作者运用“伤”“苦”“嗟尔”“沉叹”“念尔”等词语表达内心情感。

"]
[["C"]]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百姓生活艰难,流离失所,只能像蒲柳一样苟且偷生”错误。“徒布如云叶,青青岁寒后。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意思是“棕榈尽管具有大如云的树叶和经冬不凋的生命力。但是如果过量地砍伐,它将比易衰的蒲柳更早地凋落”,可见选项张冠李戴,应该是棕榈只能像蒲柳一样过早凋零,这里是形容百姓在长年的战乱中生命脆弱。

故选C。

下列对诗句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紧扣题中“枯”字,说棕榈被频繁割剥而更易朽坏。

","

“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棕榈经冬不凋以致遭多次砍伐,反比柳树早衰谢。

","

“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诗人批评蜀中百姓既然养成棕榈又何必取之殆尽。

","

“念尔形影干,摧残没藜莠”,寒天中的黄雀形容枯槁,失去生命活力,没于荒野。

"]
[["A"]]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棕榈经冬不凋以致遭多次砍伐”错误。结合五、六两句意思看是说“棕榈尽管具有大如云的树叶和经冬不凋的生命力。但是如果过量地砍伐,它将比易衰的蒲柳更早地凋落”,遭多次砍伐并非因为棕榈经冬不凋,而是因为人的私欲。

C.“诗人批评蜀中百姓既然养成棕榈又何必取之殆尽”错误。这两句诗大意是“可怜你们江汉人所生产的东西还剩什么呢”,并不是百姓将棕榈取之殆尽,而是军队将其充作军用物资取之殆尽。

D.“寒天中的黄雀形容枯槁,失去生命活力,没于荒野”错误。是黄雀不断地啄着棕榈,棕榈被摧残得形影枯干,埋没在杂草中。

故选A。

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来表达诗人思想情感的?请找出两种手法,并结合诗句分析。

[["

①本诗采用借物喻事的手法,借棕榈被割剥过甚而至于过早枯死的不幸,来喻指蜀中百姓横遭暴敛而生存无路的惨景,表现对动荡时局的担忧,对官府盘剥的激愤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

②诗人将棕榈被剥前后的情况进行对比,有力证明了再顽强的生命力,也经不起无休的割剥摧残,表达了作者的痛惜和愤慨之情。

"]]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评价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①借物喻事:诗中“其皮割剥甚,虽众亦易朽”“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描述了棕榈被过度割剥,导致过早枯死的状况。结合注释,当时安史之乱未平,百姓负担沉重,诗人借棕榈的遭遇,来比喻蜀中百姓遭受官府横征暴敛,生活陷入绝境的悲惨景象。从“嗟尔江汉人,生成复何有”等语句能看出,诗人通过这种手法,表达出对动荡时局的担忧,对官府残酷盘剥的激愤,以及对处于苦难中的百姓深深的同情。

②对比:棕榈在被割剥前“徒布如云叶,青青岁寒后”,展现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一面;被割剥后却是“交横集斧斤,凋丧先蒲柳”的衰败模样。这种前后对比,鲜明地突出了棕榈所遭受的摧残。它有力地证明了即便有顽强的生命力,在无休止的割剥下也难以承受,进而表达出作者对棕榈被摧残的痛惜,以及对造成这种状况的社会现实的愤慨之情。

| 思想情感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