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概括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概括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习题。
①我对笼中继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
②几乎每一只不幸被捕获的鸟,刚囚入笼中都是拼命扑翼的,它们不能接受突然转换了的现实场景,它们对于天空的记忆太深。它们的扑翼是惊恐的、焦灼不安的,企图逃离厄运的,拒绝承认现实的。然而一些时日之后,它们大都安静下来,对伸进笼里来的小碗小碟中的水米,渐渐能取一种怡然的姿态享用。它们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并学会把这看成生存的常态。它们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适应能力强,这对人,对鸟,对任何生物,都是一个褒奖的词语。它们无师自通,就懂得了站在主人为他们架在笼中的假树杈上,站在笼子的中心位置,而不是在笼壁上徒劳地乱撞。就像主人期待的那样,优雅地偏头梳理它们的羽毛。如果有同伴,就优雅地交颈而眠。更重要的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或者主人逗弄的时候,就适时适度地婉转地歌唱,让人感到生活是如此的自由、祥和、闲适。而天空和扑翼这种与生俱来的事情,也就是多余的了。
③但有一些鸟的适应能力却很差,这大抵是鸟类中的古典主义者。它们对生命的看法很狭隘,根本不会随现实场景的转换而改变。在最初的惊恐狂躁之后,它们明白了厄运,它们用最荏弱的姿态来抗拒厄运。它们是安静的,眼睛里是极度的冷漠,对小碟小碗里伸过来的水米漠然置之,那种神态,甚至于让恩赐者感到尴尬,感到有失自尊。鸟儿的眼睛里一旦现出这样的冷漠,就不可能再期待它们的态度出现转机,无论从小笼子换到大笼子,还是把粗瓷碗换成金边瓷碗,甚至于再赏给它一个快乐的伙伴,都没有用了。这一切与它们对生命的认定全不沾边儿。事实上,这时候它们连有关天空的梦也不做了,古典主义者总是悲观的、绝望的,它们只求速死,命运很快就遂了它们的心愿。
④而我一直怀有敬意的,是鸟儿中的理想主义者,这种鸟儿太少,但我侥幸见过一只,因为总是无端想起,次数多了,竟觉得这鸟儿的数目似乎在我感觉中也多了。
⑤我见到这只鸟儿的时候,它在笼中已关了很久了,我无从得见它当初的惊恐和焦灼,不知它是不是现出过极度的冷漠,或者徒劳地撞击笼壁,日夜不停地用喙啄笼壁的铁枝。我见到它的时候,它正在笼子里练飞。它站在笼子底部,扑翼,以几乎垂直的路线,升到笼子的顶部,撞到那里,跌下来,然后仰首,再扑翼……这样的飞,我从来没有见过。它在笼中划满风暴的线条,虽然这些线条太短,不能延伸,但的确饱涨着风暴的激情。它还绕着笼壁飞,姿态笨拙地、屈曲着,很不洒脱,很不悦目,但毕竟它是在飞。它知道怎样利用笼内有限的气流,怎样训练自己的翅膀,让它们尽可能地张开,尽可能地保持飞翔的能力。
⑥在这样一只鸟的面前,我感觉惭愧。
⑦一般我们很难看见鸟是怎样学飞的,那些幼鸟,那些被风暴击伤了的鸟,那些在岩隙里熬过隆冬的鸟,还有那些被囚的鸟,这是一件隐秘的事。我们只看见过它们在天空中划过,自由地扑翼,桀骜地滑翔,我们只羡慕上帝,为他们造就了辽阔的天空。
⑧但在看到那只在笼中以残酷的方式练飞的鸟之后,我明白,天空的辽阔与否,是由你自己造就的,这种事情上帝根本无能为力,上帝只是说,天空和飞翔是鸟类的生命形式。而灾难和厄运也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至于在灾难和厄运中你是否放弃,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
作者写前两类鸟的目的是 。
写前两种鸟是为写后一种鸟作铺垫,这样,在对比和映衬中突出表现出怀有“理想主义”的鸟令人钦佩。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作者先写两类被囚的鸟:一类逐渐适应笼中生活,怡然享用水米;一类则冷漠抗拒,只求速死。这些描写是为后面的“理想主义者”作铺垫当看到那只在笼中“扑翼升到顶部,撞到跌下,再仰首扑翼”的鸟时,前两类的妥协或绝望与它的坚持形成对比,更突出这种即使在厄运中也保持飞翔能力的鸟的难能可贵,自然引出作者对它的敬意。
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作者对三种鸟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对第一种鸟,作者是带着讽刺口吻来描述它们的表现的。对第二种鸟,作者不同意它们的抗争方式。
","第4段先说“这种鸟儿太少”,接着又说“这鸟儿的数目似乎在我感觉中也多了”,言外之意是这种鸟其实是很多的,只是“我”没机会见到。
","“那些幼鸟,那些被风暴击伤了的鸟,那些在岩隙里熬过隆冬的鸟,还有那些被囚的鸟”这一排比,紧承上文,进一步渲染了鸟的生存困境。
","作者在“理想主义”的鸟面前“感到惭愧”,是因为看见过它们在天空中划过,自由地扑翼,桀骜地滑翔,而自己现在却不能帮助它们。
","全文过渡巧妙,衔接自然。作者在第3段开头和第4段开头,分别用“但”和“而”两个转折连词,将对三种鸟的描述连接起来,使全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言外之意是这种鸟其实是很多的,只是‘我’没机会见到”错误。原文第4段说“这种鸟儿太少……竟觉得这鸟儿的数目似乎在我感觉中也多了”,言外之意是“我”因常常想起这只理想主义的鸟,所以感觉它的数目多了,并非这种鸟实际很多,只是没机会见到。
D.“是因为……而自己现在却不能帮助它们”错误。作者在“理想主义”的鸟面前“感到惭愧”,是因为这只鸟在笼中依然以残酷的方式练飞,保持飞翔的能力,而作者由此反思自己在面对厄运时可能缺乏这样的坚持,并非因为不能帮助它们。
故选BD。
文中最后一段中“天空的辽阔与否,是由你自己造就的,这种事情上帝根本无能为力”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①鸟在笼中或被动接受,或求速死,或坚持飞翔的理想,完全由自己决定。
②人在灾难和厄运面前能否坚持自己的理想,不向厄运低头,完全由自己说了算。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
①文中笼中鸟有不同选择:多数接受现实、怡然享用水米,有些冷漠求死,而理想主义的鸟却坚持“站在笼子底部扑翼,升到顶部撞到再跌下,再扑翼”这些选择全由鸟自己决定。
②作者由鸟及人,说“灾难和厄运也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至于是否放弃,完全是自己的事情”,所以第二层是指人在厄运中是否坚持理想、不低头,也全由自己说了算。
文中第三类鸟象征的是哪类人,请举一例分析这类人的特点。
①第三种鸟象征了现实生活中面对厄运敢于抗争,而且依然怀有美好的理想,并为理想而奋斗的人。
②举例:贝多芬,他在失聪的困境中,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依然创作了《命运交响曲》等经典作品,始终坚守自己的艺术理想,与命运抗争,很好的体现了这类人的特点。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的能力。
①文中第三类鸟,在笼中已关很久,却始终坚持练飞从笼底扑翼撞向顶部,跌下再仰首重复,还绕着笼壁利用有限气流训练翅膀,哪怕姿态笨拙也保持飞翔能力。这种对飞翔本能的坚守,象征了面对厄运仍敢于抗争、始终怀有理想并为之奋斗的人。
②举例时要贴合“第三类鸟”逆境中仍勇于抗争,心怀理想的精神品质。如贝多芬,他遭遇失聪的致命打击,却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反而以更强烈的意志创作了《命运交响曲》等经典,用音乐与命运抗争,始终坚守艺术理想,正是这类人的典型。
也可举例史铁生、霍金、海伦・凯勒等符合题意即可。
高中 | 概括题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