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冻土存在的地层,通常被视为隔水层或弱透水层。全球变暖导致的冻土退化会极大地影响区域的水循环过程。下图为黄河源区冻土退化前后区域水循环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与冻土退化前相比,该地区(        )

["

地表径流补给河流占比增加

","

蒸腾量与实际蒸发量均增加

","

地表的持水能力减弱

","

地下水水位大幅升高

"]
[["C"]]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冻土融化,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地下径流补给河流的量增加;地表径流补给河流占比降低,A选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后,蒸发加强,植被退化,植物蒸腾量减少,B选项错误;地表植被量减少,涵养水源能力变弱,持水能力减弱,C选项正确;冻土融化地下水位不一定会升高,冻土融化过程中,冰体融化成水,使得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增加,导致地下水位下降。‌D选项错误;故选C。

研究表明随着气温升高,冻土融化(        )

["

地表出现泉的可能性更大

","

使该地区植被生长更茂盛

","

导致区域内湿地面积扩大

","

有利于地下水的深部循环

"]
[["D"]]

气温升高,多年冻土层融化,地表径流下渗量增加,泉水的补给源减少,地表出现泉的可能性降低,A选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后,蒸发加强,植被退化,植被量更少,B选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强,冻土融化,湿地的隔水层会逐渐消失,湿地面积变小,C选项错误;气候变暖,多年冻土层变薄,更有利于表层水下渗,有利于地下水的深循环,D选项正确;故选D。

高中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碳汇是指清除或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及机制,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人工地质碳汇技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枯竭油气田中,在封存二氧化碳的同时,也能提高采油率,我国已通过运用此技术实现了经济与社会效益的双赢。下图示意二氧化碳的驱油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碳排放主要受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2007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2009年,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政府提出在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2015年,中国政府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郑重承诺: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高峰。2000~2015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消耗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街景地图是一种实景地图服务,为用户提供城市、街道或其他环境的360°全景图像,用户可以通过该服务获得身临其境的地图浏览体验(如图1)。 多年冻土发育的高原或平原地区,大大小小的热融塌陷湖星罗棋布。热融塌陷湖形成以后,湖水对湖底土层的传热作用,使底部土层增温,活动层的深度加大,地下冰激化速度加快,湖泊进一步沉陷,直到湖底地下冰全部融化后,湖泊才停止下沉和扩大。图4为热融湖演化过程中的碳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