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是确保能源行业的碳中和转型。下图中甲图是2000-2018年黄河流域碳排放变化趋势,乙图是黄河流域地理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2000-2018年黄河流域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趋势,说法正确的是( )
碳排放量呈中游>上游>下游空间分异
","上游碳排放占比呈上升趋势,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中游碳排放占比呈下降趋势,对能源依赖性较弱
","下游碳排放占比呈先升后降趋势,经济发展质量提高
"]由图可知,碳排放量中游>下游>上游,A错误;上游地区碳排放呈上升趋势,说明能源消费以传统能源为主,产业结构没有优化,B错误;中游碳排放虽然呈下降趋势,但比例最大,说明中游对能源依赖性较强,C错误;下游地区碳排放先上升后下降,说明经济发展重心由早期追求经济快速发展转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D正确。故选D。
黄河中游地区能源消费碳排放占比最大的主要原因是( )
地区产业结构
","经济发展水平
","地区人口总量
","工业技术水平
"]黄河中游地区主要是山西、陕西两省,地区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发达,能源使用量大,因此碳排放量大,A正确。经济发展水平,没有下游高,B错误;地区人口总量,没有下游大,C错误。工业技术水平低,是一个影响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A。
为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下列黄河流域减排措施,合理的是( )
①下游地区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
②中游地区注重能源结构调整和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③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继续保持低碳优势
④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
①②④
","①②③
","①③④
","②③④
"]考虑黄河流域不同空间尺度的能源消费差异,采用差异化的减排措施,下游地区主要是山东和河南部分地区,处于我国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要侧重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低碳理念,①正确;中游以山西、陕西为主,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属于高耗能产业,要注重能源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正确;上游地区转移高耗能产业并不能实现我国“双碳”目标,③错误,因此从总体上可以鼓励科技创新,提高技术水平,发展循环经济,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②④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高中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