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三 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第三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碳排放主要受能源结构、能源利用效率、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等因素影响。2007年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2009年,在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政府提出在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2015年,中国政府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郑重承诺: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高峰。2000~2015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碳排放强度(消耗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碳排放强度整体呈下降趋势,直接反映了( )
能源利用效率提高
","产业结构日趋优化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科技水平日益提高
"]由材料可知,碳排放强度是指消耗单位能源的碳排放量。图中2000-2015年我国碳排放总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却整体呈下降趋势直接反映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A正确;产业结构日趋优化、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科技水平日益提高均会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但不是碳排放强度变化的直接反映,BCD错误。故选A。
期间中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已出现峰值,主要说明了( )
中国已经实现碳达峰目标
","中国已经实现经济转型
","中国碳减排政策初见成效
","中国人口增长出现峰值
"]由材料可知,中国政府提出在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因此在2000~2015年期间中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均已出现峰值,主要说明了中国碳减排政策初见成效,C正确;中国政府承诺将在2030年达到碳排放高峰,且图中2013~2015年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下降趋势尚不明显,因此不能说明中国已经实现碳达峰目标,A错误;仅从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化不能明确地说明中国已经实现经济转型,B错误;图中体现的是人均碳排放量的变化,无法体现人口数量增长的变化,D错误。故选C。
高中 | 第四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