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五章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

居延海是位于内蒙古西部的内陆湖。研究人员在居延海中部干涸的湖底开挖探槽,获得1.58米的柱状湖泊沉积岩芯,以此分析2600年以来区域气候环境的演变。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高低指示湖泊的咸淡变化。湖泊沉积物磁化率增高反映湖泊沉积物中的细颗粒铁磁性矿物成分相对增加,湖泊细颗粒铁磁性矿物来自入湖河流和风力搬运。下图示意采样点湖泊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和磁化率随深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154~142cm处的碳酸盐含量信息推测,当时(        )

["

湖水盐度较高

","

湖心沉积物较细

","

湖泊面积较小

","

流域气候较干燥

"]
[["B"]]

由图可知,在湖泊沉积岩芯深度154~142cm处的碳酸盐含量较低,可以推测当时湖水的盐度较低,气候较为湿润,A、D错误;盐度较低说明该湖泊当时入湖水量大于蒸发量导致盐度较低,水量增加,湖泊面积扩大,C错误;当时湖泊面积较大,颗粒较大物质在湖边沉积,离湖边较远的湖心的水较为稳定,沉积的颗粒物较细,B正确。故选B。

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98~74cm处的信息推测,当时与湖水性质变化关联性最大的人类活动,是该流域的(        )

["

引水灌溉

","

屯垦戍边

","

植树造林

","

逐水草居

"]
[["B"]]

由图可知,在湖泊沉积岩芯深度98~74cm处的磁化率出现一个极其显著的峰值,说明来自入湖河流或风力搬运的物质增多。引水灌溉、植树造林和逐水草居均不会使入湖泥沙或沙粒显著增多,A、C、D错误。碳酸盐含量较低,说明入湖水量增多,同时农业开垦导致入湖细颗粒铁磁性矿物质增多,导致磁化率出现峰值,B正确。故选B。

据如图所示湖泊沉积岩芯深度6~0cm处的信息推测,该流域最近历史时期气候趋于(        )

["

冷湿

","

冷干

","

暖湿

","

暖干

"]
[["D"]]

由图可知在湖泊沉积岩芯深度6~0cm处碳酸盐含量升高,磁化率下降,可推测有两个原因:一是湖泊面积缩小,二是入湖沉积物减少。湖泊缩小的原因是气候暖干,降水少,蒸发旺盛,入湖水量减小。加之人类活动强度增大,使入湖水量急剧减少甚至断流,河流定向输入湖泊的沉积物减少,磁化率升高。A、B、C错误,D正确。故选D。

高中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