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区域发展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读下列两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至2024年11月,黄冈市新能源装机规模位居全省第一。黄冈平坦原抽水蓄能电站是湖北省“十四五”重大能源项目,也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落实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示范工程。项目在山顶和山脚分别建设一座水库,上水库正常蓄水位库容可达713.5万立方米,下水库建设水坝拦截新昌河水实现蓄水,两个水库落差约600米。

材料二:抽水蓄能电站利用两个地势高低不同的水库,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的电力,由下水库抽水到上水库蓄能,待电网高峰负荷时,放水回到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业内也常用“抽四发三”来概括抽水蓄能的运行特征。其本质上是电力系统中承担调峰、填谷、储能、备用等多种功能的调节工具。下图为抽水蓄能电站示意图。

 

说出黄冈市重点发展抽水蓄能电站的原因。

[["

河流水量大,地处大别山南麓,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抽水蓄能电站能有效调节电力系统的供需,提高电网的运行安全和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抓双碳机遇,优化能源结构,加快构建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响应国家与省级政策。

"]]

自然条件优势:黄冈市河流水量大,地处大别山南麓,两个水库落差约600米。地势起伏大,具备丰富的水能资源,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电力系统调节需求:根据材料“抽水蓄能电站利用两个地势高低不同的水库,利用电网中负荷低谷时的电力,由下水库抽水到上水库蓄能,待电网高峰负荷时,放水回到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可知,抽水蓄能电站能有效调节电力系统的供需。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利用多余电力抽水蓄能;在电网高峰负荷时,放水发电,从而提高电网的运行安全,优化电力资源配置。响应政策与能源结构调整: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抓住机遇优化能源结构。通过发展抽水蓄能电站,加快构建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符合能源发展的大趋势和政策导向。  

说明抽水蓄能电站对新昌河水河下游水环境的有利影响。

[["

降低了汛期水位,降低洪涝风险;枯水期河流水位提高,对污染物的吸纳能力增强、自净能力加强。年径流量更稳定可减弱下游河岸、湖岸侵蚀,河流水质得到改善。

"]]

调节水位与防洪:在汛期,抽水蓄能电站下水库蓄水,降低了新昌河下游的汛期水位,从而降低了洪涝风险 。比如遇到暴雨等导致河水猛涨的情况,部分河水被抽到上水库储存,减轻下游洪水压力。枯水期补水与自净能力提升:枯水期时,电站放水,提高了河流水位,增加了河水流量。一方面,河流对污染物的吸纳能力增强,自净能力得到加强;另一方面,年径流量更稳定,可减弱下游河岸、湖岸因水位变化大导致的侵蚀 。稳定的水流有助于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稳定,改善河流水质。

为黄冈市落实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提出建议。

[["

能源供应侧: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大清洁燃料替代,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供应系统。

能源需求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进节能战略。加强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创新在能源转型中的支撑作用;推进相关能源法律体系构建,为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法律保障;政府出台举措加快构建现代清洁能源体系。

"]]

能源供应侧: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包括抽水蓄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加大清洁燃料替代,推广天然气等相对清洁的能源在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建设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供应系统,提高新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占比 。

能源需求侧: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在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各领域推广节能技术和设备,推进节能战略 。加强技术创新,发挥技术创新在能源转型中的支撑作用,例如研发更高效的能源转换技术、储能技术等。政策与法律保障:推进相关能源法律体系构建,为实现能源结构转型提供法律保障,规范能源开发、利用等各环节 。政府出台举措,如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加快构建现代清洁能源体系。

高中 |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