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区域发展

第四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

澜沧江——湄公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东南亚,云南境内干流上修建了多座水电站,其中糯扎渡水电站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蓄水式水电站,橄榄坝是中国消除澜沧江水电开发对出境河段影响的关键水利工程。下图示意澜沧江部分水电站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澜沧江——湄公河全流域开发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

建设技术落后

","

缺乏协调机制

","

地震灾害频发

","

替代能源充足

"]
[["B"]]

澜沧江——湄公河流经中国、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越南六国,涉及主权、利益分配、环保标准等多重矛盾,例如,上游水电开发可能影响下游生态,但缺乏统一监管框架,跨国协调机制缺失是制约全流域可持续开发的核心难题,需通过制度创新和多方对话逐步破解,B正确;流域内中国段技术较先进,且国际合作可弥补技术短板,非核心障碍,A错误;虽局部区域(如云南、缅甸北部)存在地震风险,但全流域地震活动并非最突出挑战,C错误;东南亚能源需求仍快速增长,替代能源(如太阳能)尚未能完全替代水电,开发需求依然巨大,D错误。故选B。

糯扎渡水电站的修建可使(        )

["

消落带土壤草甸化

","

鱼类种群数目增多

","

流域洪涝灾害减轻

","

库区耕地面积增加

"]
[["A"]]

糯扎渡水电站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蓄水式水电站,水电站形成的水库导致周边区域水位季节性涨落,消落带土壤经历周期性淹没与出露,这种干湿交替环境促使适应性强、耐水淹的草甸植物(如芦苇、苔草)取代原有植被,形成草甸化现象,A正确;大坝阻隔鱼类洄游通道,破坏生境连通性,多数鱼类种群可能减少,B错误;水库通过蓄丰补枯调节径流,雨季蓄水减少下游洪水风险,旱季放水缓解干旱,以减轻水库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而不是全流域,C错误;水库淹没河谷低地,实际导致耕地面积减少,D错误。故选A。

高中 | 第一节 流域内协调发展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