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四章 基因的表达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受到许多因素的调节,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rm KDM1A$就是其中一种调节因子,它可以去除赖氨酸上的甲基。为探究这种调节因子的作用,科学家用药物$\rm G$抑制了$\rm KDMIA$基因的表达,观察牛卵细胞形成的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 (\qquad)$

药物$\rm G$浓度$\rm /(\rm mmol·L^{-1})$统计细胞数极体排出率$\rm /\%$
$\rm 0$$\rm 186$$\rm 88.17±0.65$
$\rm 160$$\rm 164$$\rm 65.24±0.38$
$\rm 320$$\rm 158$$\rm 51.27±0.35$
["

一定范围内,药物$\\rm G$的浓度越大,卵细胞形成率越低

","

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和$\\rm DNA$分子数均为体细胞的一半

","

由表可知,$\\rm KDM1A$酶可促进卵细胞的形成

","

$\\rm KDM1A$酶可通过影响蛋白质甲基化调节卵细胞的形成

"]
[["B"]]

卵细胞是由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雌性生殖细胞。根据题意可知,卵细胞形成过程受到$\rm KDM1A$的调节。为探索$\rm KDM1A$的作用,科学家用药物$\rm G$抑制了$\rm KDM1A$基因的表达。分析表格中的内容和数据可知,药物$\rm G$降低了极体排出率,且随药物$\rm G$浓度的升高,极体排出率明显下降。

$\rm A$、一定范围内,药物$\rm G$的浓度越大,极体排出率越低,即卵细胞形成率越低,$\rm A$正确;

$\rm B$、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一半,但因为还有线粒体,所以$\rm DNA$分子数不是体细胞的一半,$\rm B$错误;

$\rm C$、药物$\rm G$抑制了$\rm KDMIA$基因的表达,药物$\rm G$的浓度越大,$\rm KDM1A$酶越少,卵细胞形成率越低,说明$\rm KDM1A$酶可促进卵细胞的形成,$\rm C$正确;

$\rm D$$\rm KDM1A$酶可去除赖氨酸上的甲基,影响蛋白质甲基化,调节卵细胞的形成,$\rm D$正确。

故选:$\rm B$

高中 | 第2节 基因表达与性状的关系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