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Ⅰ.某城市的湿地公园移栽了许多水杉,多年后形成了一片水杉林。请回答下列问题:
Ⅱ.某草原总面积为$\rm 200\;\rm km^{2}$,上面生存着草、田鼠、羚羊、狐狸等生物。回答下列问题:
这一片水杉林中所有的水杉是一个$\rm (\quad\ \ \ \ )$。
生态系统
","群落
","种群
","物种
"]一片水杉林中所有的水杉是一个种群,$\rm C$正确。
故选:$\rm C$。
如果对水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 。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rm (h)$分为$\rm 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
高度等级 | $\rm a$级$\rm b$级$\rm c$级$\rm d$级 | $\rm a$级$\rm b$级$\rm c$级$\rm d$级 | $\rm c$级 | ||
高度($\rm cm$) | $\rm h\leqslant 10$ | $\rm 10$ | $\rm 30$ | $\rm 100$ | $\rm h\gt 300$ |
数量(株) | $\rm 120$ | $\rm 62$ | $\rm 32$ | $\rm 16$ | $\rm 6$ |
对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样方法。
由表可以看出,此水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
从表中可以看出幼年个体比较多,老年个体少,中年个体在其中间,所以为增长型。
水杉形状是宝塔形,其原因是因为侧芽的生长素 (填“促进”或“抑制”)生长,这个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水杉形状是宝塔形,其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从而抑制了该部位侧芽的生长,这个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顶端优势现象。
草原上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 ,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所以一般选用双子叶植物调查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 。而对一支试管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很困难的,常采用 的方法。
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一株还是多株,所以一般选用双子叶植物调查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对一支试管中的酵母菌数量庞大,进行逐个计算是很困难的,所以常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
环境容纳量($K$值)指的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条件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已知羚羊种群的$\rm K$值为$\rm 1600$只,当羚羊的种群密度为 时,其种群数量增长速度最快。
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根据羚羊种群的$ K$值为$\rm 1600$ 只,则$ K/2=800$只,草原总面积为$\rm 200\;\rm km^{2}$,则种群密度为$\rm 800\div 200=4$只$\rm /km^{2}$ 时,其种群密度增长速度最快。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