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将小球藻在光照下培养,以探究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rm (\qquad)$

["

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培养液中的溶氧量

","

取等量藻液滴加到血细胞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稍待片刻后再计数

","

培养瓶上层小球藻较少,底层小球藻较多,计数时应取中层溶液

","

为了分析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

"]
[["D"]]

小球藻可进行光合作用,振荡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增大培养液中的溶二氧化碳量。操作过程中,应先盖上盖玻片,将藻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

$\rm A$、小球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振荡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加速二氧化碳溶解于培养液中,增大培养液中的溶二氧化碳量,$\rm A$错误;

$\rm B$、在血细胞计数板上,盖好盖玻片,取等量藻液滴加到盖玻片边缘,让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稍待片刻后再计数,$\rm B$错误;

$\rm C$、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小球藻均匀分布,减少误差,$\rm C$错误;

$\rm D$、为了探究小球藻种群数量变化总趋势,需连续统计多天的数据,$\rm D$正确。

故选:$\rm D$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相关题库:
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不仅会进行药物灭鼠,还会引入天敌,减少山鼠获得食物的机会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某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其中鳙鱼捕食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捕食浮游植物。为了提高鳙鱼的产量,采取向池塘中施肥和捕捞小型野杂鱼等措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对下列关于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某岛~年间绵羊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年后,由于放牧活动和对羊产品的市场需求,种群中大量中老年个体被捕杀,使其种群数量在万~万头之间波动,以持续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某山体公园自然条件下猕猴种群的环境容纳量约为只。年后,游客的投喂和以保护为目的的固定投食,致使猕猴种群数量快速增长,引发了人猴冲突。为减少冲突事件的发生,研究人员做了相关调查,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种群延续所需要的最小种群密度为临界密度,只有大于临界密度,种群数量才能增加,最后会达到并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即环境容纳量(值)。不同环境条件下,同种动物种群的值不同。图中曲线上的点表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某动物种群的值和达到值时的种群密度,其中为该动物种群的临界密度,以下的环境表示该动物的灭绝环境。、、、四个点表示不同环境条件下该动物的个种群的值及当前的种群密度,且个种群所在区域面积相等,各种群所处环境稳定。不考虑迁入迁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