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土壤盐渍化是目前制约农业生产的全球性问题,我国科学家用普通小麦($\rm 2N=42$)与耐盐偃麦草($\rm 2N=70$)体细胞杂交获得耐盐新品种“山融$\rm 3$号”,培育过程如下图所示,序号代表过程或结构。下列分析正确的是$\rm (\qquad)$
“山融$\\rm 3$号”与普通小麦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为不同物种
","通常在低渗溶液中采用$\\rm PEG$融合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
","由愈伤组织到②适当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rm /$细胞分裂素的比例有利于促进芽的形成
","土壤盐渍化可能是导致偃麦草出现耐盐性的根本原因
"]植物细胞外面有一层细胞壁,这层细胞壁阻碍着细胞间的杂交。因此,在进行体细胞杂交之前,必须先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这层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杂交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是原生质体间的融合,这必须要借助一定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人工诱导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两大类$\rm -$物理法和化学法。物理法包括电融合法、离心法等;化学法包括聚乙二醇($\rm PEG$)融合法、高 $\rm Ca^{2+}$一高$\rm pH$融合法等,融合后得到的杂种细胞再经过诱导可形成愈伤组织,并可进一步发于中完整的杂种植株。
$\rm A$、①是普通小麦($\rm 2N=42$)的原生质体和耐盐偃麦草($\rm 2N=70$)的原生质体融合而成的,“山融$\rm 3$号”是有四个染色体组(异源四倍体),与普通小麦($\rm 22N=42$)之间存在生殖隔离,为不同物种,$\rm A$正确;
$\rm B$、原生质体放在低渗溶液中吸水容易涨破,因此通常在等渗溶液中采用$\rm PEG$融合法诱导原生质体融合,$\rm B$错误;
$\rm C$、由愈伤组织到②幼苗,适当提高培养基中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促进根的形成,$\rm C$错误;
$\rm D$、土壤盐渍化只能对偃麦草耐盐性进行选择,偃麦草出现耐盐性的根本原因是变异,$\rm D$错误。
故选:$\rm A$。
高中 | 二 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