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防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记重捕法对该草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发现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rm 1.5\%$。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rm (\qquad)$
自然环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敌数量不会影响田鼠种群的$\\rm K$值
","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通常要高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而死亡率则相反
","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时,标记物容易脱落,估算数值会偏小
","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增长模型应为$\\rm Nt=N_{0}\\lambda^{t}$,$\\rm \\lambda$为$\\rm 1.015$
"]标志重捕法是种群密度的常用调查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种群的生存环境中,捕获一部分个体,将这些个体进行标志后再放回原来的环境,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重捕,根据重捕中标志个体占总捕获数的比例来估计该种群的数量。
$\rm A$、自然环境中增加田鼠的天敌数量会使田鼠种群的$\rm K$值降低,$\rm A$错误;
$\rm B$、增长型种群的出生率与衰退型种群的出生率无法进行比较,$\rm B$错误;
$\rm C$、由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第一次捕获数$\rm =$第二次捕获总数: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可得种群数量$\rm =$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rm \times $第二次捕获总数$\rm \div $第二次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标记物容易脱落,会使重捕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所占的比例变小,进而使得估算值偏大,$\rm C$错误;
$\rm D$、由题干信息“在最初调查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rm 1.5\%$”可知田鼠种群数量呈“$\rm J$”型增长,因此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rm Nt=N_{0}\lambda^{t}$,$\rm \lambda$为$\rm 1.015$,$\rm D$正确。
故选:$\rm D$。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