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二 生物与环境
第一章 种群及其动态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旱极而蝗”,蝗灾会使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中科院康乐院士团队发现飞蝗群聚信息素$\rm 4VA$对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的蝗虫都有强吸引力,并在蝗虫触角上找到$\rm 4VA$的特异性嗅觉受体$\rm OR35$,这为防治飞蝗提供了新的方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rm (\qquad)$
人工降雨可一定程度上降低飞蝗的环境容纳量
","飞蝗释放的聚集信息素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
","利用$\\rm 4VA$可改变蝗虫性别比例进而降低蝗虫种群密度
","建立$\\rm OR35$基因缺失的种群并放归环境有利于防治蝗灾
"]种群的数量特征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年龄结构),性别比例。迁入率和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但年龄组成(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影响数量变化的,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数量变化的。
$\rm A$、根据题意可知干旱缺水时飞蝗数量剧增,故人工降雨可通过增加环境湿度而降低蝗灾区蝗虫的环境容纳量,$\rm A$正确;
$\rm B$、信息素是飞蝗产生的具有传递信息作用的化学物质,所以属于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rm B$正确;
$\rm C$、$\rm 4V$$\rm A$对不同发育阶段和性别的蝗虫都有很强的吸引力,故利用$\rm 4VA$不会改变蝗虫种群的性别比例,$\rm C$错误;
$\rm D$、$\rm OR35$基因缺失会使蝗虫无法合成嗅觉受体$\rm OR35$,所以无法对$\rm 4VA$反应,不能聚集,导致其无法大量繁殖形成蝗灾,$\rm D$正确。
故选:$\rm C$。
高中 |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