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题目答案及解析

稿件来源:高途

高中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题目答案及解析如下,仅供参考!

选择性必修一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田子茂出生于山西忻州一普通农家,幼“颍异于群儿”“稍长则便能武事”。神宗元年年间(1078~1085),先为保甲体制下的保丁,后赴京应试,“天子临轩试之,中第一”,得以“补三班差使”。哲宗绍圣二年(1095)前后,先后担任泾源路第四将队将、鄌延路经略司准备差使等职。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因受改革派吕惠卿之案牵连,一度入狱,后无罪释放,被任命为“绥德军暖泉寒主”。徽宗崇宁四年(1105),在宋军收复银州(今陕西榆林南)战事中立有军功。徽宗政和四年(1114)去世,享年56岁。

田子茂的生平是宋代某些历史场景的再现。从材料中提取历史信息,运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任选角度,自拟论题,加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

论题 :宋朝科举制促进社会流动。

论述:北宋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制相比前朝更进一步发展,不仅原则上面向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田子茂作为一介平民,自由聪颖,年长,先为保丁,后参加科举,参加殿试,夺得第一,得以授官;从此一路青云,宦海浮沉。由此可见,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活力,促进宋朝社会风气的变化,时人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 同时,田子茂的一生,反映了北宋时期边疆危机、重文轻武、科举发达、变法改革、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显著历史特征,再现了北宋的某些历史场景,今天,我们可以从他的生平事迹来研究北宋历史,以小人物窥探大历史。

"]]

本题是论述题之选择观点说明题。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田子茂出生于山西忻州一普通农家”“稍长则便能武事”“中第一”“担任泾源路第四将队将”等信息可得北宋发展科举、重文轻武。可拟论题为宋朝科举制促进社会流动。其次结合田子贸个人奋斗历程结合宋朝历史发展特征进行论述。如北宋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科举制相比前朝更进一步发展,不仅原则上面向社会开放,而且更加强调公平竞争。田子茂作为一介平民,自由聪颖,年长,先为保丁,后参加科举,参加殿试,夺得第一,得以授官;从此一路青云,宦海浮沉。由此可见,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不少人官居高位,给政治增添活力,促进宋朝社会风气的变化,时人概括为“取士不问家世”。

最后总结:田子茂的一生,反映了北宋时期边疆危机、重文轻武、科举发达、变法改革、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等显著历史特征,再现了北宋的某些历史场景,今天,我们可以从他的生平事迹来研究北宋历史,以小人物窥探大历史。

高中 | 隋唐至两宋时期的官员选拔与管理题目答案及解析(完整版)

去刷题
今日推荐